第601章 我道日兴隆

十五轮回周 灵异大猫 3895 字 2个月前

如我等创世,若世满目疮痍,这是世想要的吗?不是。这是我想要的吗?我想要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干什么?嗯?救世呈英雄?而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正是我所造成的,罪魁祸首就是我,那么没有我的存在,是不是才是这么个英雄?是。

这一世若无我,救世完成,即是英雄,一世因我而生,也因我而亡,在开始已是结束。

这是我生故我在,开始是结束,这是创世具备目的性,而这个目的性在开始已经结束了。

在换一套说辞。

满目疮痍的世界是世界想要的吗?若世如我,自身满目疮痍可以接受吗?不能。连自身都不能接受,凭什么世界会接受?这是自己拒绝了自己。

我生故我在,我思未亡生。

开始即是结束还好,至少我在未亡,但要是自己都不能接受自己的行为,那我算是亡了。

我生亡故,留的是什么?思。我思故我在,面壁思过。

要是自我可以接受满目疮痍呢?啧啧。

这是对自己的恶,世若生,那对你自然是满怀恶意,一个满怀恶意处处针对你的世界,你真的想要转世到这样的世界吗?与世为敌的说,彻彻底底的大反派。

世与我为敌,生与我为敌,人尽皆敌,不能说是死敌,但也好不到哪里去,从世界的角度来讲,那是巴不得整死你,只不过整死你了,世界也可能会挂掉,所以整不死才是最佳的,处处针对刁难,但又不整死,难受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那么遇到这样一个世界会不会有灭世灭生的想法?会吧。

世界视你为天敌,而你却视世界为死敌,这要是世亡,转世之说自是成空,同样是从开始到结束。

至于说什么灭世重生,自己灭掉了自己,还能活吗?不能。无非是转世之后行改变之举。

世界处处刁难你,你还要改变自身去迎合,本身就难受,这下更难受了,难受好歹可以受受,但难上加难危矣。

世界本就视你为天敌,要是在改变自身则是多加上一份克星,天敌加克星,想不死都难,活活被克死,一如当初,满目疮痍可以接受对吧,那你改变个什么劲?不是可以接受吗?当接受转变为不能接受,克死活该,因改变是一种对当初选择的否定。

在否定世界存在的同时,也否定了自身的存在,世界和你的关系逐渐成为了死敌,世界要克死你,但不是一次性克死你。

这是相克。

你的改变在克世界,而世界也在克你,你不在会一次性的克死世界,而世界也不会一次性的克死你。

至于究竟谁被克死...世界这么都这么克你了,你不会还一直迎合吧,真要还能迎合,啧啧...这鬼玩意是个什么物种?是圣吧。

除了圣,我们不觉的有谁能一直保持在相克状态,虽说互相克不死的确能相生,但早干嘛去了?以相克之说来物极必反,纯属受罪,或者说这样的是双方都把对方给克死了,进而相合一生,这事反正我们是做不到。

相克相合进而相生,这是上古的玩法,它们都是变态,我们不变态,或者说我们比较正常,正常的创造一个良好的世界,喜欢这个世界的同时也在这个世界顺风顺水,解决解决未有之苦难等等,这是较为正常的方式。

自己善待自己。

当然也可以说不正常,要是自己过的好,哪有善待自己这个想法?么有。

自己可以接受自己,则我生故我在。

至于我主...这个就像是我们指望世界指望世生能自己做主干点什么,干点自己想作的事,反正我们想干的自己在干。

我生我在我自主。

我等创世,犹如我生,虽不在世,生如我在,世生自主,我命由己,而世生干的事情,可以是我们干的事,我们创世于未有,世生也可以干干不是,故生生不息,我主犹存,异想天开。

这是不是很简单?简单的创造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一方净土。

首先是考虑自己能不能接受,进而考虑生灵是不是能接受。

如我等难以接受苦痛,但世生可以吗?或许行。那留下可行之道呗。如我们明明难以接受苦痛,但会留下可行之经历,毕竟我们不行,不代表世生不行,而且...咳咳。我们行不行的两回事,如可以吃苦,但不喜欢吃,非要啃啃,但可以尝尝。

我道日兴隆呀,就是这样玩的,但为什么不传?

如我道兴隆了,会造成极为特殊的情况,比如满目疮痍明明自身不能接受,但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偏偏出现了,进而出现这么一个救世主,来拯救这么一个满目疮痍的世界,但以什么方式来救?是以暴制暴,还是以杀制杀?那这是救世呢?还是在灭世?

满目疮痍即为原本,若这是恶,那在恶世作什么都是恶,不作任由败坏是恶,作了自得安心也是恶,因没这个家伙,这个疮痍世不会诞生,而诞生了给自己一个原谅自己的机会吧,但却不知怎么用,而它们的思绪往往是很简单,很粗暴的。

满目疮痍呈英雄,这个目的简单吧,简单。以怎样的方式呈英雄那都是意气风发,但倒霉的是这个世界,这就像是把满目疮痍的世界改写成一个既定的事实,一个自己原本都不能接受的事实。

当事实形成了既定的结果,自己都不能接受自己了会怎样?互相敌对。这如同一个救世主成功的拯救了世界,而后两者反目成仇。

这是绝天地通,而罪无可赦这回事更特殊。

这是一个满目疮痍的世界可以接受我主,而我主也能接受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,双方互相都能接受,但其他家伙不能。

为什么说很特殊?

如世生都能接受,但世外不能接受,而世生能观察到的其他意见只有世生,而无其他,所以形成了这样的特殊情况,这个不能接受同样也包括我们在内。

世生能接受或许是因为更单调,但在世外,在其他有丰富色彩的世界,它们不在单调,难以接受片面的极端景象,而当我道日兴隆,这样极端的景象是会产生的。

所以呀,在未观测在不同之前,这回事传了不能学,而观察到不同之后,学了不能传。

这是不学的无术之一。

相同,知而不学。

不同,学而不传。

当学有所成,不能在传了,传了就是生祸,还是很大的祸,虽说不能在传,但可以解释。

解释何为主,何为道...等等。但不能讲怎样成为主,成为道,成为魁...等等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如道常无名,这是解释道,但有说怎样成为道吗?么有。

宣得者自得,我自为主。宣而不明,习以为常,得而自误。传因先而无后,故而可传,但亦有限。同知而不学,异学而绝后,其异学在于明。

这样的明,不是你问谁能不能接受。而是它们非常明显的不能,这是明朗化的不同,意见相左,无需问便可自知。

我主异主。

若非异皆我,无我皆主,都是皆主了,学个屁。

先生可以说无需学,也用不上,若不异而学则固步自封,不异比较单调,就算别人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