希望重现。
我们立刻拿出工兵铲和撬棍,开始清理洞口周围的填塞物,并尝试撬动那块堵路石。
正如我所料,封堵并不严密,经过几千年的风化,填塞物大部分已经酥脆。
“嘎吱……嘎啦啦……”
堵路石发出令人牙酸的声音,开始缓缓向外移动。
更多的泥土碎石从缝隙中落下。
包子喊着号子:“加油,快开了!”
经过二十多分钟的努力,伴随着轰隆一声闷响,那块巨大的堵路石终于被我们彻底撬开。
一个向下倾斜的幽深通道完整的呈现在我们面前。
通道里吹出带着霉味和土腥气的凉风,说明另一端是通的。
我们没有立刻进去,而是先用手电往里照了照。
通道是人工开凿的,不算宽敞,但足够弯腰前行,一路向下,深不见底。
“这应该是当年的施工通道或者紧急出口。”
我判断道:“小心点,里面说不定也有年头了,注意塌方。”
我们稍作休整,检查了装备和到手的几件东西,确认无误后,由我打头,闫川断后,依次钻进了这条狭窄的逃生通道。
通道内异常潮湿,墙壁上覆盖着滑腻的苔藓,脚下是坑洼不平的石头路。
我们只能弯着腰,深一脚浅一脚的艰难前行。
通道一路向下,坡度很陡,走了大概半个多小时,前方出现了水流声。
通道尽头是一个不大的地下溶洞,一条不算太宽的地下河从溶洞一侧流出,钻进另一侧的岩壁下。
而在溶洞的顶部,靠近河流入水口的位置,有一个明显透着微弱天光的裂缝。
那光线虽然微弱,但在经历了长时间黑暗的我们眼中,无异于指路明灯。
“操!是出口!”
包子指着那道裂缝,语气带着点如释重负。
我们观察了一下,裂缝距离地面约有四五米高,岩壁湿滑,但有一些突出的石头可以借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