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9章 孤城喋血

宋青书看了看张无忌,又看看那懵懂惊恐的孩子和绝望的妇人,心中也是一软。他深知张无忌的仁心,更明白赶尽杀绝非明主所为。他朝汤和微微点头。

汤和略一沉吟,想到朱元璋“降者不杀,胁从不问”的指令,以及张无忌、宋青书在军中的威望,遂抱拳道:“既然张教主和宋盟主作保,末将遵命!尔等放下兵器,速速离去!但需立誓,永不复叛,永不为张士诚复仇!”

赵威等四卫热泪盈眶,朝着张无忌、宋青书、汤和等群豪深深一揖,掷下兵器:“谢张教主!谢汤将军!谢宋盟主!我等立誓,永不复叛。永不为旧主复仇!若有违誓,天诛地灭!”

张无忌走上前,目光扫过四人,最终落在被赵威护在身后、眼中充满恐惧与希冀的张辰身上,温言道:“四位壮士,请起。带上王妃和小公子,速速离去吧。望你们遵守诺言,隐姓埋名,平安度日。”

汤和也一挥手,包围的明军士兵如潮水般分开一条道路。

赵威抱起张辰,钱猛、孙锐搀扶王妃,李忠咬牙拔掉肩头箭矢,四人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和无限的悲凉,在明军的注视下,迅速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。

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,张无忌轻叹一声:“忠义之士,不该如此枉死。但愿此子能承其父之志,莫再卷入这乱世纷争。”

这一场充满敬意与武学光辉的对决,不仅保全了忠义,更在刀光剑影中,谱写了一曲超越阵营的武者赞歌。苏州的晨曦,终于刺破了最后的黑暗。

张士诚自尽、幼子被放走的消息,如同最后的丧钟,传遍了苏州残存的吴军据点。张士诚闻讯,长叹一声,看着城外严整的明军大阵和城内风起云涌的倒戈浪潮,再无斗志。

忽地有人来报,潘元绍送信前来劝降,陈说利害,言明朱元璋既往不咎、优待降将的承诺。张士诚哈哈大笑,潘元绍!好贼子!我是吴王,朱元璋也称吴王。天无二日,岂能有两个吴王在世?只可惜天不佑我而已。此刻见大势已去,遂拔剑自刎。

至此,整个苏州城,只剩下张士信及其数百名死忠亲卫,如同疯狗般龟缩在内城之中,负隅顽抗。堡垒坚固,强攻必然损失惨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