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章 江阴八十一日

江阴百姓如此有骨气,肯定受到过像“三公”这样人的影响。

面对清朝的压迫和霸凌,江阴城的百姓绝不屈服投降。

阎应元是通州人,侠肝义胆好打抱不平;陈明遇来自浙江上虞,也曾担任过江阴典吏;冯厚敦是江苏常州金坛人,曾任江阴训导。

这三位原本都是县里的平凡人物,却在这乱世之中,干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。

面对清军围城,阎应元义愤填膺,对着乡亲们慷慨陈词:“乡亲们,我们绝不能眼睁睁看着华夏礼仪被玷污,

这片土地是我们的家园,我们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,绝不向清军低头!把清军赶出江南!”

“应元,你就带领我们守城抗清吧!我们都听你的!”百姓们眼神中满是信任与殷切的期待。

“乡亲们,只要我们齐心协力,众志成城,就一定能打败清军的进攻!”阎应元鼓舞着众人的士气。

陈明遇连忙点头赞同:“应元兄所言极是,我已经联络城中的乡绅富豪,筹集了一些粮草和兵器,这是我们抗清的底气。”

冯厚敦也站起身来,神色凝重:“二位兄长,我们仅有决心还不够,清军兵强马壮,据说有十万之众,我们必须得想出应对之策啊。”

阎应元沉思片刻,果断说道:“不怕!我们县城有30万人口,把全城百姓都组织起来,不论男女老幼,人人皆兵。

团结起来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,以街巷为壁垒,和清军周旋到底,绝不退缩!”

一切都准备好了,江阴百姓站在城头严阵以待。

别看百姓手中的武器多种多样,铁锨,粪叉,镰刀、红缨枪等,

尽管武器简陋,他们却凭借着一腔热血和执着的信念,对抗着彪悍勇猛的八旗军。

有时候信念是打胜仗的基础,但不是唯一的条件。毕竟普通百姓和训练有素的八旗军存在差距。

清军凭借红衣大炮等先进武器,最终攻破了江阴城。

城破之日,清军露出了狰狞的面目,为了镇压江南反抗,清军大开杀戒,一时间血流成河,

昔日繁华的江阴城瞬间化为人间炼狱,这便是震惊后世的“江阴八十一日”惨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