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8章 火星孤土,星火初燃

高铁在深入地底数百米的隧道中高速穿行,窗外是单调的岩石壁,

偶尔能透过观察窗看到其他 小小的 定居点的入口灯光,如同黑暗中的孤岛。

“华夏神国火星疆域很大,4400万平方公里,”

官员介绍道,声音在车厢内回荡,“但人太少了。上千个定居点,像撒豆子一样扔在这片红色荒漠上,每个点通常只有上百到两百之间。

最近的邻居可能在几百甚至上千公里外。

物资运输成本极高,很多时候只能依赖定期航班和自家循环系统。很多人来了,又因为忍受不了这份孤独和匮乏离开了。”

他的话让原本兴奋的众人渐渐沉默下来。他们能感受到这份沉重。

即使在三仙岛这座相对繁华、拥有数万人口的地下城内,那种与世隔绝的孤寂感依旧无处不在。

街道整洁,设施齐全,但行人神色匆匆,缺少地球城市那种烟火气和活力。

商店里的商品种类也远不如地球丰富,很多都打着“地球特供”的标签,价格昂贵。

第二天,少典如期而至。他没有多做休整,直接带领李雨舒、叶涵嫣以及百名天骄的代表,开始慰问火星各处的定居点。

他们乘坐专用的地下交通舱,走访了六七处规模不一的定居点。

有的位于巨大的熔岩管内,依靠透明穹顶引入微弱的天光;

有的深藏于极地冰盖之下,依靠地热取暖;

有的则是纯粹的人工地下建筑群。

所见所闻,触目惊心。

在一个名为“荧惑哨站”的小型科研定居点(人口仅百余人),科学家们常年面对同样的面孔和不变的红色荒漠,精神压抑问题普遍。

在一个名为“红土农场”的农业定居点,人们努力在密闭环境中种植作物,但产出有限,新鲜蔬果是绝对的奢侈品。

在一个采矿定居点,工人们工作环境艰苦,娱乐活动匮乏,与家人地球通讯的延迟更是加剧了思乡之情。

孤独、物资相对匮乏、对地球的深深眷恋,是这些火星拓荒者们共同的写照。

但他们眼中同样有着坚韧与希望,尤其是看到少典陛下亲自前来慰问,并带来了地球的问候和大量补给物资时,所有人都激动万分。

“人皇陛下,我们不怕苦,就怕被忘记!”

一位老工程师握着少典的手,眼眶湿润。 “放心,”少典语气坚定,“华夏绝不会忘记任何一位为文明开疆拓土的子民。

小主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