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8章 沉默中的火星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刘晔也接口道:“程公所言极是。赤火之患,不在其刀兵之利,而在其蛊惑人心之能。我若强硬镇压,彼必大肆宣扬,指主公为暴虐,标榜自身为救星。此消彼长,民心若失,则大势去矣。此事,需刚柔并济,不可一味用强。”

曹操胸口剧烈起伏,谋士的话像冷水,浇熄了他一部分怒火,却让另一部分更阴郁的火焰在心底燃烧。

他何尝不知赤火的威胁?

那“均田免赋”四个字,像一面巨大的、充满诱惑的旗帜,飘扬在他统治疆域的边缘,无时无刻不在拷问着他治下的合法性。

他仿佛能看到,无数双饥饿的眼睛,正隔着黄河、淮河,望向北方和南方。

他不能退。一旦在赋税上退让,各地效仿,他的战争机器如何维持?他的霸业何以维系?

他更不能狠。

一旦举起屠刀,杀的就不只是几百个屯田客,而是将他统治基石下那涌动的、对赤火抱有幻想的暗流,彻底推向敌人。

这种进退维谷的憋屈,比一场军事失利更让他难受。

沉默了许久,曹操眼中暴戾的光芒渐渐被一种冰冷的算计所取代。

他缓缓坐回榻上,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。

“罢了。”他声音沙哑,带着一丝疲惫,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,“既然刀兵易授人以柄,那便……以‘文’化之。”

他看向程昱和刘晔:“选派几名能言善辩、熟知经典的名士,持我手令,前往襄邑‘安抚’。告诉他们,要‘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’。让那些屯田客明白,朝廷亦有难处,北征南讨,皆为保境安民。些许困难,当与朝廷共体时艰。至于具体如何‘晓谕’……你们去斟酌。”

他没有明说,但程昱和刘晔都明白,这“文”化之策,核心在于引导、分化,将反抗的矛头从官府身上移开,或转向内部,或引向虚无。

既要平息事态,又不能损及朝廷威严,更不能承认是赋税本身出了问题。

“是,主公。”程昱与刘晔躬身领命,心中却无半分轻松。

他们都清楚,这只是一剂麻痹药,治标不治本。

赤火点燃的那颗名为“质疑”的种子,已经借着襄邑的火星,在曹魏统治的土壤里,悄然埋下了。

曹操独自留在书房,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,心中那股被掣肘的郁气愈发浓重。

赤火,赤火!这团火焰,不仅在外燃烧,如今更开始灼烤他的腹心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