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章 种子与希望

1944年8月,北平的天空带着一种沉甸甸的灰黄色。酷暑的余威尚未褪尽,蝉鸣声嘶力竭地挂在胡同里的老槐树上,空气里弥漫着尘土和一种挥之不去的、属于艰难时世的焦灼气息。何雨柱站在自家低矮、光线昏暗的堂屋门口,手里紧紧攥着父亲何大清那天外工作前,沉默着塞给他的一卷旧钞票。那钱又薄又软,透着汗渍,带着父亲手掌粗粝的温度和一种无能为力的沉重感。

父亲在外工作要一个月才回家里一次,之前打工赚的钱早就花光了,不得已才考更高级的厨师。想起何大清走时把衣兜角落所有,才凑出来的最后一点家底。他当时只简短地说了句:“柱子,家里……靠了你……你是大人了……。”那声音像压着石头般的疲倦。

何雨柱知道,这是父亲外出的托付,关乎着母亲虚弱的身体能否熬过这个秋天,关乎着六个月大的妹妹雨水能否多一口粮。

他小心地将那卷钱贴身藏好,掀开里屋那道打着补丁的蓝布门帘。母亲林若心正半靠在炕头,脸色依旧苍白得没有多少血色,但比起一个月前那副油尽灯枯的模样,已经好了太多。她的眼睛里,重新燃起了微弱却坚韧的光。她的视线随着柱子移动,带着无声的询问和担忧。

“娘,我出去一趟,去鸽子市看看。”柱子压低声音,走到炕边。

母亲身子前倾,努力想坐得更直些,手撑着炕沿,那份力量感依旧存在,只是双腿依旧不听使唤地垂在炕沿下。

“柱子……”她声音微弱,带着喘。

“小心点……别……别逞强……注意安全……。”

“嗯,您放心,我晓得。”柱子点点头,目光又投向炕内侧那个小小的摇篮。

雨水醒了,正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懵懂地看着他,小嘴咧开,露出粉嫩的牙床,清晰无比地发出一个音节:“娘!”

这一声清脆的童音,像一道暖流瞬间冲散了屋内的沉闷。林若心枯瘦的脸上立刻绽开无比温柔的、带着泪光的笑意,她吃力地伸出手,轻轻摩挲着女儿娇嫩的脸蛋,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叹息。这一个多月,雨水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化着,不仅身体结实了不少,那小嘴里清晰地吐出的“娘”字,成了支撑林若心活下去最强韧的精神支柱。

何雨柱心里也滚烫,他知道,这一切细微却巨大的改变,都源自那个神奇的灵泉空间。

他俯身,亲昵地用鼻尖蹭了蹭妹妹的小脸蛋,雨水咯咯地笑了起来,小手胡乱挥舞着要去抓他的头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