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雨柱认真地听着,心里有了计较。他斟酌了一下语言,尽量用母亲能理解的方式开口:“娘,整理资料这个急不来,得慢慢熟悉。至于记账算账,我倒是想起以前听人提过一些提高效率的小技巧,算是…嗯,‘巧法子’吧?
“哦?什么巧法子?快说说!”林若心一下子来了精神,身体微微前倾。她对儿子时不时冒出的新奇想法和实用技能已经见怪不怪,并且非常信任。
“比如记流水账,您不用每次都从头加到尾。”何雨柱拿起桌上的空火柴盒和一支铅笔,在火柴盒背面画了一条线代表时间轴。“您可以试试‘分段合计法’。比如早上收了几笔钱,您先把这几笔记下来,马上把它们加出一个小总和,写在旁边。下午再收几笔,同样先加出下午的小总和。等一天结束,只需要把几个小总和加起来,就是全天总数了。这样分段算,脑子不容易乱,也更容易发现中间哪一段可能出了错。”
林若心眼睛一亮:“哎!这法子好!不用每次都从头开始扒拉数字了!就像把一堆东西分成几小堆,先数好小堆,最后再数小堆的数量!
“对,就是这个意思!”何雨柱见母亲理解得快,很高兴,“还有算乘除,碰到像‘25乘4’这种,您知道等于100吧?那‘25乘8’呢?其实不用再算25乘8,您就想,‘25乘4’是100,‘25乘8’就是两个‘25乘4’,那就是200。这叫做‘倍数关系’,利用已知的简单结果去推复杂的,能省不少劲儿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“倍数关系…”林若心喃喃重复着,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点着,像是在心算,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:“原来是这样!哎哟,柱子,你这脑子怎么长的?这法子太通窍了!以前怎么就没想到呢?还有没有别的?”
母子俩一个教,一个学,气氛热烈。何雨柱又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“凑整法”(比如98+105,可以先算100+105=205,再减去凑整多算的2,得203),以及一些简单的珠算心算结合的小窍门。他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和贴近母亲工作的例子来说明。林若心听得极其专注,不时提问,还会拿起纸笔记下关键的步骤,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让何雨柱再演示一遍。昏黄的灯光下,两颗热爱学习和思考的心灵靠得很近。
就在何雨柱讲到如何快速核对几组相加的数字总和是否有误时,一个小小的身影挤了过来。妹妹不知何时丢开了她的布娃娃,睁着圆圆的大眼睛,好奇地看着哥哥在纸上写写画画,又看看妈妈认真的样子。她伸出小手指着何雨柱手里的铅笔,奶声奶气地嚷嚷:“哥哥…笔笔…画!画猫猫!画狗狗!”
何雨柱和林若心相视一笑,温馨的教学被打断了。
“你呀,哥哥在教娘本事呢,你也想画画了?”林若心笑着想抱开女儿。
“要!画!画!”妹妹不依不饶,踮着脚去够哥哥手里的铅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