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了将近半个时辰,就在他们几乎要失去耐心时,才被引到道观后院一间极其简朴的静室。
静室内,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青色道袍、束发盘髻、面容清癯的老者正闭目盘坐在蒲团上,仿佛与周围的寂静融为一体。他便是传闻中的一心道长。
他看起来普普通通,身上没有丝毫迫人的气势,但杜心五三人却莫名地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,连大气都不敢喘。
杜心五硬着头皮,上前一步,毕恭毕敬地行礼,然后将廖九如何携带巨量精粮和百名手下抵达豪州,如何想要创建势力,以及他们兄弟三人如何“为其着想”,认为需要一位绝顶高手坐镇才能成事等等,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。
他极力渲染那两万斤精粮的价值,以及掌控这批粮食和人力后能带来的巨大利益,试图勾起一心道长的兴趣。
过程中,一心道长始终闭目不语,仿佛老僧入定。
直到杜心五说到口干舌燥,暗示只要道长愿意出手压制廖九,事成之后必有重谢时,一心道长才缓缓睁开了眼睛。
他的眼神清澈而深邃,仿佛能看透人心,让杜心五三人下意识地避开了目光。
“阿弥陀佛。”一心道长开口,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,“贫道乃方外之人,本不该过问世俗纷争。”
杜心五三人心里一沉。
但道长话锋微转,继续道:“然,乱世粮荒,众生皆苦。两万斤精粮,若能妥善运用,或可活人无数,亦是功德一件。”
他目光扫过三人,仿佛早已看穿他们那点龌龊心思,淡淡道:“让贫道出手,可以。但贫道不要金银,只要粮食。”
“道长请讲!”杜心五连忙道,心中窃喜,只要肯谈条件就好。
“一万斤。”一心道长缓缓伸出两根手指,“事成之后,那一万斤精粮,需由贫道支配,用于赈济灾民,尔等不得干涉。剩余部分,你们自行处置。若应允,贫道便随你们走一趟。若不允,便请回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