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章 我的提词器,我自己写

筹备首期《晨光现场》的战斗,在会议结束的那一刻便已打响。

苏霓的团队以前所未有的效率组建起来,其中最引人注目的,是刚刚毕业一年的赵小芸,被破格提拔为执行编导。

在分镜会上,面对首期“菜市场物价”的主题,众人争论不休,有的想拍冲突,有的想挖黑幕。

赵小芸却怯生生地提出一个方案:“我们能不能……就用一个固定机位,拍一对卖早餐的夫妇?从他们凌晨三点起床和面、生火,到早上九点收摊回家。我们什么都不做,镜头不动,让时间自己来讲故事。”

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。

这个想法太大胆了,长镜头、无干预,这在追求快节奏和强刺激的电视行业里,无异于一场豪赌。

“就这个!”苏霓当场拍板,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欣赏,“真实,本身就是最强大的戏剧张力。小芸,你来负责这个部分。”

她随即拿起手机,拨通了电话:“喂,李律师吗?明天我去你那一趟,帮我把‘声浪’工作室的经营范围,加上‘节目策划与制作’。”

挂掉电话,她看着团队里一张张年轻而充满干劲的脸,心中那团火烧得更旺了。

录制前夕,所有准备工作就绪,气氛紧张而有序。

就在直播倒计时三小时的时候,一个晴天霹雳砸了下来。

技术科的人满头大汗地跑进导播间:“苏霓姐,不好了!主提词器和备用提词器的主板同时烧了,查不出原因,根本来不及修!”

小主,

众人瞬间慌了神。

没有提词器,意味着主持人需要全程脱稿直播!

这对于一档信息量密集的纪实类节目来说,是毁灭性的打击。

一旦出现口误或者遗忘关键数据,整个节目的公信力将荡然无存。

角落里,钱文彬派来的那位“联合制片人”嘴角噙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冷笑,抱着手臂,一副等着看好戏的模样。

一片混乱中,苏霓却笑了。

“正好。”她的声音不大,却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,“我一直觉得,看着冰冷的机器说话,远不如看着真实的人。”

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,她走到一旁,拿起厚厚一叠打印好的主持稿,“刺啦”一声,干脆利落地将它们撕成了两半,扔进了垃圾桶。

随后,她转身拿起记号笔,在身后的白板上“唰唰唰”写下三个词:

涨价、忍耐、不说苦。

“记住这三个词,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故事核心。”她回头,眼神亮得惊人,“忘了稿子,记住你们采访时,那些摊主看你的眼神。相信我,也相信你们自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