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听着,苏霓,”他将一份草稿推到她面前,“你以‘关心电视台发展的热心观众’名义,将这张批示复印件、照片,以及王阿婆的部分证词,打包寄给纪委驻台监察组。”
苏霓看着信的末尾,陆承安特意加了一句点睛之笔:“若今日之‘秩序’,是建立在昨日之冤屈上,那么这样的秩序,是否也该被重新审视?”
“光有这个还不够,”陆承安继续说道,“你需要一个引子,在公开场合释放一个信号,逼他们自乱阵脚。人一旦心虚,就一定会做出多余的动作来掩盖。”
几天后的台务会上,气氛一如既往的严肃。
副台长黄志远提出了一个关于增设“青年创新基金”,用以扶持台内青年独立制作团队的议案。
话音刚落,赵德海便沉着脸第一个表示反对:“我不同意。年轻人思想活跃是好事,但经验不足,做事毛躁,缺乏大局观。电视台的资源是有限的,不能拿来给他们试错。万一出了事,谁来负责?”
会议室里一片寂静,不少人都暗自点头,觉得赵德(德)海说得在理。
就在这时,一声极轻的笑声打破了沉闷。
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苏霓身上。
她仿佛没注意到众人的视线,只是慢悠悠地转着手中的笔,嘴角噙着一抹若有似无的弧度:“赵台说的‘出事’,我倒是深有感触。我记得大概八年前,台里也出过一次不小的舞台坍塌事故。”
“嗡”的一声,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。
赵德海的脸色瞬间僵住,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。
苏霓的目光淡淡地扫过全场,最后不经意地落在赵德海身上,声音不大,却字字清晰:“当时,好像也有人说,不过是‘一个小工的失误’就能了结。可有时候,真正的失误,并不是犯了错,而是错把别人的血汗和冤屈,当成了自己的护身符。”
小主,
话音落下,全场死寂!
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小锤,重重敲在在场所有知情者的心上。
赵德海的脸色已经从僵硬变成了铁青,他死死盯着苏霓,眼神阴鸷得仿佛要将她生吞活剥。
他没想到,这个黄毛丫头竟然敢在台务会上,当着所有人的面,揭这块早已结痂的伤疤!
当晚,苏霓正在办公室整理资料,门被轻轻敲响了。
进来的是保安队的小马,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,此刻正满脸通红,紧张得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。
“苏……苏主任。”
“小马?有事吗?”苏霓温和地问。
小马鼓起了平生最大的勇气,压低声音说:“我……我前天夜里巡逻,看见……看见周主任在后院的焚烧炉那边烧东西。”
苏霓的眼神瞬间一凛。
周主任,正是当年负责舞台搭建的现场负责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