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7章 她没接任命书,先下了第一道军令

台风过境第三天,云岭县的天空依旧阴沉如墨。

山间雾气缭绕,像是大地尚未吐尽的浊气。

电力时断时续,通讯基站七倒八歪,应急办值班室里,电话铃声从清晨响到午后,大多打不通。

而在江州电视台顶层的临时指挥中心,苏霓站在巨幅电子地图前,指尖划过一片闪烁红光的区域——云岭县青溪镇,地质模型已连续发出三级异常警报超过四小时。

她的眼神冷得像冰。

“气象局还在‘研判’?”她问。

技术员低头看表:“说是专家组还没达成一致意见,要等下午三点的联合会商。”

苏霓冷笑一声,转身走向主控台。

她的步伐不急不缓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压迫感。

陆承安站在角落阴影处,手里捏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法律条文复印件,眉头微锁。

“你要动手了?”他声音低沉。

“不是我要动。”她坐下,双手搭在键盘上,目光扫过屏幕上的用户数据流,“是他们没动。三万人的生命,等不起一场官僚会议。”

话音未落,她已在“蜂巢镜像”后台开启应急通道。

这个原本用于灾后信息存档与民间记录共享的系统,在她手中早已进化成一张隐形的神经网络——连接百万终端,穿透信号盲区,甚至能模拟广播频段进行定向推送。

她输入指令:【启动红色预警协议】【目标区域:云岭县全域】【内容模板调用:标准化警示语】【传输模式:人工智能语音合成+多端同步推送】

下一秒,系统开始自动将文本转化为本地口音的播报音频,并通过残存的移动网络、社区无线网络热点、乃至部分居民家中联网的老式收音机设备,悄然渗透进千家万户。

时间定格在2025年4月23日16时12分。

“请注意,请注意!”一道清晰而冷静的女声突兀地响彻村庄巷道,“时间:2025年4月23日16时12分,地点:云岭县全域,依据气象数据与地质监测模型,现发布红色滑坡预警,请立即转移至避难所。重复一遍……”

没有署名,没有来源说明,只有纯粹的事实和行动指引。

两小时后,山崩地裂。

青溪镇后山整片岩层轰然倾泻,泥石流冲垮了半座村落。

但当救援队抵达时,废墟之上竟无一人伤亡。

村民已提前撤离,老人背着孩子,年轻人搀扶着病患,井然有序地聚集在镇中学操场。

而此时,省应急厅的官方通报才刚刚更新:“目前存在局部滑坡风险,正在进一步评估中。”

消息传回江州,舆论瞬间炸开。

有人大骂苏霓越权,“一个电视台临时工,凭什么替政府发号施令?”

也有人高呼她是“救命恩人”,称那条预警短信是“黑暗里的第一束光”。

深夜十一点,会议室灯火通明。

陆承安坐在桌边,面前摊开十几份文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