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9章 火没烧尽的字,还在土里长

在所谓“培训现场”,她借着给员工发放调查问卷的机会,用伪装成钢笔的微型相机,对着墙上一张最不起眼却信息量最大的合影,按下了快门。

照片里,那位笑容可掬的市政协秘书长,正亲切地与他的司机并肩而立,两人身后,是“安宁养护院”几个烫金大字的揭牌仪式背景板。

资金、权力、地点,三者在这一瞬间,被一张薄薄的照片,钉死在了一起。

与此同时,赵小芸的调查也取得了颠覆性的突破。

她意识到,那场大火根本不是为了销毁证据,焚烧只是障眼法,是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引向“档案消失”这个伪命题的烟幕弹。

真正的目的,是破坏电力,让那份最关键的电子备份档案彻底“蒸发”。

她重返图书馆的配电间,这一次,身边多了一位头发花白、经验丰富的退休电工。

老师傅只看了一眼被腐蚀的电源箱,就冷笑一声:“外行搞的破坏,看着吓人,其实是作秀。”

他绕过被泼洒液体的区域,直接打开了主供电缆的接线盒。

真相豁然开朗——主供电线并非被液体腐蚀烧断,而是被人用专业工具精准地剪断,切口平整光滑。

随后,破坏者才用强酸液体制造了短路燃烧的假象。

这是谋杀,不是意外。

就在赵小芸以为这就是全部时,她的视线被配电间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杂物堆吸引。

小主,

在一块废弃的旧木板下,她发现了一枚脱落的黑色绝缘胶垫碎片。

它比普通的电工胶带有更强的韧性和特殊的防滑纹理。

直觉告诉她这东西不简单。

送检结果证实了她的预感——该胶垫的材质,属于特制警用战术装备包的内部衬里,而这类装备包的配发范围,被严格限定在市级以上机关的直属安保部门。

陆承安的办公桌上,三份来自不同方向的证据被摆放在了一起。

许文澜的灰烬纸屑,林晚的合影照片,赵小芸的胶垫碎片。

他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。

公文焚烧的物理痕迹,资金流向的权力脉络,电力破坏的专业手法,三条线索如三根钢钉,将一个庞大的阴谋牢牢地钉在了原地,形成了一个无懈可击的证据闭环。

他连夜撰写了一份补充证据链报告,直接递交给了省纪委巡视组。

报告中,他措辞严厉地指出,这一系列行为已远超普通渎职,是“有组织、有预谋地系统性掩盖重大历史遗留问题”,并明确引用了《党政机关档案管理条例》,强调故意损毁已归档的重要文件,足以追究刑事责任。

做完这一切,陆承安并未停手。

他以个人名义,写了一封长信,通过加密渠道,直接寄往最高检反渎职侵权厅。

信中,他并未要求立刻立案,而是以一个法律学者的口吻,恳请最高检就本案中出现的“系统性遗忘机制”,即动用公权力长期、持续地抹除特定历史记忆的行为,是否构成一种新型的、更为隐蔽的滥用职权罪,展开专题研究。

他要的,不只是一案的胜负,而是要从法理上,彻底斩断这种罪恶延续的根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