暗格之中,别无一物,只有一个材质非玉非石、颜色青灰、表面布满细密天然纹路的盒子。盒子古朴无华,没有任何装饰,只有盒盖中央,同样铭刻着一个古朴的“言”字。
王浩与阿宁对视一眼,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与期待。王浩深吸一口气,上前一步,小心翼翼地伸出双手,将那青灰玉盒从暗格中取了出来。入手微沉,触感温凉,盒身萦绕着一股纯净而古老的气息。
盒盖上并无锁具,王浩尝试着注入一丝自身灵力,玉盒毫无反应。他略一沉吟,示意阿宁过来。阿宁会意,将手掌按在盒盖的“言”字之上,同时催动丹田内那与周言同源的“守护金丹”与“安”字道纹。
这一次,玉盒有了反应!
盒盖上的“言”字微微一亮,随即,盒盖发出“咔哒”一声轻响,自动向上弹开了一条缝隙。
一股更加浓郁、带着书卷气息与岁月沧桑感的古老道韵,从缝隙中弥漫开来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王浩轻轻掀开盒盖。盒内铺着一层不知名的柔软丝绒,已然褪色,但保存完好。丝绒之上,静静地躺着一卷材质奇特的卷轴。卷轴呈淡金色,非帛非纸,触手柔韧而略带凉意,表面有细微的流光隐现,显然并非凡品。
王浩屏住呼吸,小心翼翼地将卷轴取出,在石台之上缓缓展开。
卷轴展开,长约三尺,宽一尺。其上书写着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古老文字,笔画勾连,宛若云纹星轨,又似大道痕迹,明明不识,但其蕴含的“意”却直接映入识海,让他们瞬间明悟了文字的含义——
《道说真解》·残卷
开篇明义,直指核心:
“夫道说者,以言载道,以声传法,非仅口舌之利,实为通天之途。余穷毕生之力,略窥门径,析其三层:”
“其一,言以传意。此为基础,以言辞达心意,描摹万物,动人心魄,乃凡俗说书之极境,然终是技,未触及道之本真。”
“其二,言以御物。意念凝于言,言出而法随,可驱草木,御金石,引风雷,动山河。此境已初涉规则,以吾之言,暂代天地之法。”
“其三,言以明道。此乃至高之境。言出非为驾驭,而为阐述,为补益,为守护。吾之言,即道之显化,可抚平紊乱,弥合创伤,定地水火风,补天地裂隙。”
看到此处,王浩与阿宁心神俱震!这“道说三层”的划分,清晰地将周言那神鬼莫测的手段体系化,尤其是那第三层“言以明道”,其描述竟与他们之前遭遇的空间裂缝、以及周言虚影抚平空间乱流的情景隐隐对应!
卷轴上的“意念”继续流转,带着一丝苍凉与疲惫,也带着一份坦然与坚守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