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兰收敛心神,放下茶盏,随着房妈妈来到老太太日常起居的暖阁。老太太正靠在一张铺着厚厚锦垫的紫檀木罗汉榻上,腿上搭着薄毯,手中捻着佛珠,脸色带着一丝病后的倦容,眼神却依旧锐利清明。
“祖母安好。”明兰恭敬行礼。
“明丫头来了,坐。”老太太指了指榻边的绣墩,目光落在明兰依旧有些苍白的小脸上,“脸色还是不好。那日……吓得不轻吧?”
“谢祖母关心,明兰没事了。”明兰在绣墩上坐下,垂眸道。
“没事?”老太太轻轻哼了一声,语气带着洞察的锐利,“两条人命在眼前没了,谁能真的没事?吓着了,才是人之常情。”她顿了顿,目光变得深沉,“不过,光知道害怕没用。这深宅大院,步步惊心。明枪暗箭,防不胜防。靠人,不如靠己。”
明兰心头一动,抬眼看向祖母。
老太太捻动着佛珠,缓缓道:“林氏那毒妇,心思阴狠,手段毒辣。今日有老身压着,她尚不敢妄动。可老身这把年纪,又能护你到几时?况且,明枪易躲,暗箭难防。她若存了心要害你,法子多的是。下毒、暗害、制造意外……防不胜防。”
她看向明兰,眼神带着一种深沉的期许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:“你是个聪明的孩子,该明白老身的意思。想要活下去,活得好,光靠藏拙守愚远远不够。你需要有……自保之力。”
“自保……之力?”明兰喃喃重复。
“不错。”老太太点了点头,语气肯定,“老身思来想去,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。与其时刻提防,不如让你自身便拥有辨识危险、化解危机的本事。”
她示意房妈妈捧过一个紫檀木的小匣子,放在明兰面前。匣子打开,里面并非金银珠宝,而是几本纸张泛黄、边角磨损的古书。最上面一本,赫然写着《金匮要略》,下面还有《脉经》、《千金方》等字样。旁边,则是一个小巧的锦囊,打开一看,里面竟是几枚长短不一、打磨得极其光滑的银针,闪烁着清冷的光泽。
小主,
“这是……”明兰眼中闪过一丝惊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