裹挟着强大动能,狠狠撞击在了靶船上,整个靶船都摇了摇几下。
砰——!一声巨响过后,炮弹在船舷的一侧,生生给撕开了个大洞。
即使弹头是实心的,光靠炮弹出膛时的动能,其冲击力也不容小觑!
由于距离太远,黄蜚压根看不太真切了,崇祯接过王承恩递来的千里镜,示意其查看。
像这种千里镜这玩意,虽然早在天启年间,便由汤若望带入了大明。
但受限于生产透镜的难度,一直未曾普及到海军中,多是靠纯水晶打磨而成。
崇祯将玻璃搞出来后,才逐渐普及到骑兵伺候。毕竟,此时的大明尚属陆权帝国。
早期水师海战,大多是放几炮意思一下,然后就是接舷跳帮作战,类似于海军陆战队。
但火炮推广开后,若还是采用跳帮战术,海战中明显是要吃大亏的。
因此,也在加速制备海军用千里镜,估摸着下一批后膛炮送来时,千里镜也会送到。
黄蜚双眼瞪大,千里镜中的毁伤效果,着实吓了他一跳!
这多中几发,靶船不得直接沉了吗?这一发炮弹是打在水线上的,这要打在水线以下?
舰首上中下三层的船舱中,借助撬棍扳开楔形炮栓,硕大的铜制弹壳被弹出。
操炮手立即跑上来,带着皮手套将弹壳抬到一边,而后两个人抬着下颗炮弹塞进炮膛。
第一炮是校准,砰、砰——!又是六声炸响传来,接着船身感觉都抖了几抖!
只是,有了弹簧制动器的缓冲,这种震动是极小的,并不会对船体结构造成伤害。
这次的六发炮弹,仅有一发打在了海面上,其它五发炮弹尽皆,精准命中了靶船一侧。
第二轮炮击后,靶船明显有下沉的趋势,只是这个沉没是极慢的,并不会直接沉下去。
黄蜚看完两轮实弹射击,结合新炮在如此远距离,都能精准命中靶船效果。
顿时欣喜不已道:“陛下,能不能将一百三十六门炮,全部换装成这种新式火炮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