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招也实属无奈之举,明代匠户属于贱籍,匠人数额较为固定,短期内无法快速增补。
崇祯面露凝重,对匠作头沉声道:“半个月之内,若能超额完成,每人额外赏银十两。”
虽然明知内帑空虚,这大饼也须先画下。至于银子的事,容后再想办法去筹措吧。
崇祯再次严令道:“即刻起,停办一切无关事务,全力赶造新型手榴弹。
在现场仅待了片刻,崇祯就急得头皮发麻。只见两匠协同,压模、浇铸、冷却、取件。
再经过仔细打磨,耗时近半个时辰,才做两枚粗坯。
四十余名匠人,每日能生产两百已是极限!如此低的效率,万枚之数确实堪忧。
崇祯召来匠作头,指点道:“朕观察了片刻,你们一次只浇一沙范。”
“若是在一个沙范内,同时埋入四个模具,开设两处浇筑口,由两人同时浇铸。”
“待其冷却之时,于旁边另外制备新沙模,不知这样是否可行?”
“分十余人专职浇铸、取件,然后十余人负责粗磨,其余之人负责精修。”
“大家各司其职,互不干扰的循环往复,效率便可大幅提升。”
匠作头听完皇上,连比带画的描述,眼睛一亮跪地高呼道:“陛下,此法甚妙!”
这话听着就舒坦!崇祯不顾铸造坊内高温炙烤,亲自盯着匠人依新法试产。
半个时辰后,制作的效率果然高不少,已经浇出百余粗坯,只待精细打磨即可使用。
证明此法确实好用!洪、孙二人恭立在一旁,看得心里暗自诧异!
陛下怎会对这匠作之事,也能如此精通呢?
崇祯叮嘱匠作头,加紧生产手榴弹壳体。在熔炼铁水时加些萤石,能助铁水析出杂质。
又命随行太监,即刻前往皇家冰窖取冰,制成冰水供匠人饮用。
每半个时辰分发一次,务必保障“手榴弹”生产无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