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子在流民队伍里,那都属于弱者,时常因身体弱于男子。
好不容易,排队拿到的赈灾粥,都有可能被抢走,首先饿死者也多为女子。
再说了,根据后世的经验,三个老爷们凑一起,就容易产生不安定因素。
毕竟,三个老爷们凑一起,总会有个‘点子王’出现。
李若琏抽出刀往前一站道:“吵什么?你们吵吵什么?”
“咱老爷请何人做工,岂是你们能置喙的?不想死的,都给我闭嘴!”
流民们见这富商的家丁,连刀都抽出来了,顿时吓得直往后缩。
大家的想法都是,只要我退得快,那前排就不是我!(?_?)
崇祯按了按手,示意李若琏收刀退后,又转头对流民道:“朕……真的听说在西便门。”
“不是有个,皇家亥牲养殖坊吗?那里好像需要很多男的,那里的活适合男的做。”
“也管饭还能吃饱,你们大可去那里嘛!”差一点说漏嘴了,还好及时改过来了。
要说皇家养殖坊招人,流民们知道吗?还真有可能不知道,两边不愿意跑。
亥牲坊那边,往门口贴个告示,你看了想去就去。
这边流民吃得少,能躺着不动尽量不动,减少消耗兴许能多扛几天。
幸运的还能等到,下次有人来施粥,那有人问不是还有官府吗?
官府也仅能每天施粥一顿,古代赈灾多数是官府,和富人共同出力。
要不然,凭官府的存粮,用不了几天就得见底。
你想想一个壮劳力,每天仅吃一顿白粥,只怕是连站着的力气都没有。
流民们听说有地方招人,但要走较远的路过去(京师西北角)。
他们心里是犹豫的,怕万一过去了没赶上趟,那不是白跑了嘛!
这个时候白跑一趟,真有可能要了他们的命,所以他们犹豫着不敢前去。
但终究还是有人,开始行动起来,但凡有一丝,改变当前现状的机会。
他们都会想要,拼命抓住,华夏的百姓,自古便是如此淳朴!
崇祯带着百多女工,前往了京师内城的西城,路上还被守城的小卒给拦了。
李若琏上前一亮腰牌,小卒吓得马上就要下跪,被李若琏单手给拎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