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3章 买马与火器

但这个稳定的生意,又值得汪箕博一把,他太清楚边贸有多赚钱了。

汪箕道:“陛下,草民内心很想参与进来,但草民确实未曾参与过,边境的茶马贸易。”

“草民有一好友叫刘志,此人为人极为正直,早年因拒绝向蒙古走私铁器。”

“被地方官吏诬陷,河间侯为其平反后,因草民与其有交集,刘志便一直留在京师经商。”(见延绥镇志)

崇祯点头道:“朕以为,这确实有点难为你了,刘志此人朕略有耳闻。”

“是个心有正义的商人。朕,允许你俩共同参与。”

汪箕跪地叩首道:“谢陛下隆恩,草民必将尽心为朝廷做事。”

这里汪箕耍了点语言心机,他想告诉崇祯,我是为朝廷做事,不要让我死无葬身之地。

要说崇祯是否听懂了,他当然听得懂,崇祯只是不置可否。

崇祯轻声道:“朕,赐封你为茶马司大使,官职正九品,但暂时不能为外人道。”

“你乃商人身份,如让朝堂里的文臣知道,朕赐一个商人为官,少不了一顿批判!”

汪箕再次三叩首道:“臣,谢陛下天恩,臣定为朝廷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!”

崇祯淡淡道:“嗯,下去吧!尽快执行起来。这类互市有点危险,一切当以保命为前提。”

处理好了买战马的事,崇祯想起了一个很重要的人,这是之前露掉了的。

此人叫毕懋(mào)康,如果没有记错的话,这会应该在安徽歙(shè)县。

此时的毕懋康,已经六十八岁高龄了,他死于崇祯十七年后(1644年)(歙县县志载)。

如今都崇祯十二年了,也就是他仅几年的光阴了,再让他来朝廷任职,显然有违人伦。

崇祯对王承恩道:“王伴伴,去传李若琏过来!”王承恩下去传旨。

片刻后,李若琏到崇祯面前,躬身道:“陛下,不知召臣过来,有何事需要臣去做的!”

崇祯抬头道:“李爱卿,朕需要你去安徽歙县,找一个叫毕懋康的人。”

“如今他已年逾八十八,找到他,将他编撰的《军器图说》给朕带回来。”

“记住!这本书很重要,朕要你亲自去,不得有任何意外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