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国祥任职户部尚书,太清楚粮食的重要性了。国力强盛与粮食产量是关联的。
这就是为何兔子,会对全国耕地发布红线指令,无论如何始终都要保证。
全国耕地面积,不得低于十八亿亩。只有老百姓粮食够吃了,才会引来人口的大爆发。
有了人口基数,就有了财政税收,国力才能因此强盛。
崇祯询问吏部尚书田唯嘉道:“这样的大才,调来中枢任职,田爱卿以为如何?”
田唯嘉起身躬身道:“陛下,臣以为可行!但并不用像程阁老所说,赐其户部尚书实职。”
“只需赐其户部郎中就行,最高不能高于侍郎。”
“不然!臣担心其经不住权力的诱惑,任上会有行差踏错的可能。”
崇祯点点头道:“朕,也考虑过这个事,一个人如果捧得太高,难免会生出骄狂之心。”
“刘爱卿,想必你也听懂了!你以为如何?”好歹也是当朝首辅,不能太忽略他的想法了。
刘宇亮躬身道:“陛下,臣也以为可行。但臣始终无法相信,能有人让粮食产量翻倍。”
“这突破了常理,不符合我等认知,是否有书面的详细记载?”
当然没有,宋应星虽然会作化肥,但也仅是单质化肥。
之所以想将这功劳,安在宋应星身上,就是想提拔他来中枢任职业。
崇祯需要实干家,不是那些整天党争的家伙,眼神瞟向薛国观,但并未征询他的意见。
第一他的礼部跟这个不挂钩,其次崇祯对此人,已是极其不满,找机会定然要换掉这货。
薛国观也是感受到了,皇帝的眼神,但皇帝并未对其问话,这更让薛国观感到害怕。
内阁、吏部、户部都同意后,就只需下发旨意。
崇祯道:“传旨,召江西分宜县,县学教谕宋应星,携其所着之书《天工开物》觐见。”
发布圣旨有套复杂的流程,等一切完成后,再送来崇祯处加盖印玺,就可派人去传旨了。
颁布完行政命令后,崇祯又单独留下了程国祥,等其余人退走后。
崇祯道:“程阁老你先坐,朕想找你要点东西。”
程国祥一听瞬间炸毛道:“陛下,您也知道国库没银子了。”
“上次的抚恤银,还是陛下心善,您从内帑拨给臣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