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9章 大同惊雷(下)

众人跟随在李若琏身后,缓缓走入这地下秘库。

缓步穿过一段逼仄的通道,约摸往下行了有丈许的距离,下面是一个豁然开朗的大厅。

李若琏边走边感叹道:“嚯!好家伙,这里挖的大小都快赶上,京师的北镇抚司诏狱了。”

两侧一排上着锁的实木门,李若琏吩咐道:“将门撞开,本官倒想看看这里面,有些什么宝贝。”

还别说,实木打造的木门还真结实,粗大的铜锁费老鼻子劲才撬开。

李若琏随手打开,其中一扇厚重的实木门,映入眼帘的是码放整齐,用麻袋包裹的物品。

李若琏抽出绣春刀,歘(chuā)的一刀,划开一包鼓鼓囊囊的麻袋。

顿时!一颗颗尚未脱壳的麦粒,从麻袋上那破洞处,如流水般倾泻而下。

李若琏一把薅过范永斗,嘲笑道:“老家伙,还知道拿不喜发霉的麦子,送去你鞑爹那边呀!”

“五十万石粮食,要花了不少工夫吧!不对,你们可是有不少土地的。”

这还真不是乱说的,北方冬小麦即使风调雨顺的年景,产量也不过1.5石左右。

碰到年景不好的时候顶多一石,但有土地的士绅豪强,他们收租最少都是一半。

也就是一个五口之家的佃户,最少需要耕种五十亩地,才能保证一家人整年的口粮。

这就算搁现代有农机的帮助,照看五十亩地都不轻松,更何况在生产力低下的如今。

从早忙到晚整天都在田间地头,这还要祈求老天不发疯,稍微来场秋后的暴雨。

哦豁!来年只能靠借高利贷活命,还不上怎么办呢?

诶!地主们还有一套完整的产业链,还不起好办呀,你把家里女儿给我抵债就行。

咱还能倒找你些银子,那这些命运悲惨的女子,最终归宿就是青楼。

当然,也不是没有好心点的地主,留在家里做侍妾,稍有不如意就是拳脚相加。

别看鞑子要五十万石粮,按对半收租的比例,也就只需要一万顷就够了。

有人要问鞑子不会自己种粮吗,鞑子会种个屁,正经鞑子拢共就几十万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