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让多铎率领骑兵在后方压阵,前方打起来他再突袭一次,只有将这批建奴留在此地。
松山方面的战场才能减少压力,陛下说能留住就留,留不住建奴西路军也不要紧。
其实崇祯还打起了,削弱辽东将门实力的念头,关键是如何找到个中平衡的点。
既不能打输松锦之战,又要尽可能的削弱其军事实力,方便后续接管辽东防线。
这种潜在风险绝不能留在辽东,将辽东将门彻底换血,崇祯方能彻底安心搞发展。
这才有了崇祯,给曹变蛟能拦住便拦,拦不住也不要紧的旨意,可以说是相当宽松了。
追不追,完全取决于将领个人意志,崇祯也相信曹变蛟能处理好,不至于死伤太多人。
毕竟,他这支虽不是重甲骑兵,但耗费的银钱并不少,这方面曹变蛟是清楚的。
多铎曾多次尝试,调头追击后方压阵的明军,每次他一动明军就往后撤。
最后,多铎只得放弃这个想法,只是持续盯着后方明军的动态。
这种持续的压力,会让人很难受,尤其还是新败的军队,建奴军中的辎重后勤人员。
不时会出现个别疯癫乱叫的,他们都经受不住压力的人,建奴也会迅速出手将之砍杀。
曹变蛟将一切都看在眼里,嘴角扯出一个微小的弧度,他知道这种狼群战术算是成功了。
以往,鞑子对明军常用此方式,特别是人数少于明军太多时,持续的给压力让其疯癫。
这一次双方身份互换了,就在这种压抑的气氛中,走了足足有两个时辰才到桦木沟前。
济尔哈朗看向左侧的悬崖,又转头看向右侧的平缓土坡,派斥候去土坡之上仔细探查。
清晨刚被人居高临下突袭了一次,这次的斥候倒是很尽责,树林深处也仔细探查了一番。
在未确定安全之前,济尔哈朗并未下令往前走,直到探明土坡上桦树林内几里地。
再三确认没有伏兵后,这才领着众人缓缓前行,只要过了桦木沟就进入草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