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0章 燧发枪出

自从今年六月份,皇太极亲自统兵进攻松山未果,建奴全线撤军后。

连边境都未曾再来骚扰过了,难道他们政权出了什么问题?还是多尔衮暗中发力了?

在崇祯看来,只要黄台吉一天不死,多尔衮很难玩得赢黄台吉。

而且多尔衮兄弟阿济格战死,弟弟多铎被赵烈抽碎了臂骨,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恢复。

崇祯十四年的这一战,黄台吉可谓是损兵折将,还未达到既定的战略目标。

建奴内部不可能平静度过,少不了一番腥风血雨,他们还缺粮少盐支撑不了多久。

虽然强迫朝鲜上贡大量的粮食,但朝鲜北部多山也没多少粮食,更南部的掌控力并不强。

派去催粮的人,经常被朝鲜南部的人袭击,打完就往山里面一跑。

建奴也曾多次派兵,前去剿灭这帮人,但每次的结果都是收效甚微。

养活建奴全员就很难了,他们还有三万多断掌之人,这是无论如何都不敢不供养的。

土默特部是建奴的铁杆盟友,被打残还被断掌后没了生存能力,若是建奴敢不养着他们。

投靠建奴的蒙古各部,都会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,谁知道下次被抛弃会不会是他们?

这更加剧了建奴的粮食短缺,本来黄台吉想摆脱粮食短缺,就在辽东大肆屯田种粮。

产量虽然极不稳定,多少还是能收获一些的,只不过种地的都是辽东的汉民。

都不被建奴当人,建奴从来都只当辽东汉民,是专为他们种植粮食的畜力。

辽东地处高纬度地区,粮食每年仅能一熟不说,产量还只有一石多点的量。

甚至,比大明小麦的产量还低,这么低的粮食亩产,还占了建奴粮食的三成。

朝鲜提供了有两成左右,晋商在青黄不接之时走私的粮食,差不多也占了一成左右。

这里外里还差了四成的粮食,它们原本是攻入大明劫掠,一次就能抢好几年的粮食。

这下好了打又打不进来,晋商也被连根拔起了,粮食缺口瞬间就到了一半还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