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众食客都拱手恭维,说着元宵佳节祝福的话,崇祯也是笑着回应着。
崇祯回到桌边坐了下来,几人就这么吃着元宵,看向不远处的灯谜展柜。
不时有学子上前尝试,但结果都是回答错误,无边落木萧萧下——打一字。
这个灯谜难倒了不少人,这时一位身着补丁衣裳,却器宇轩昂之人,在灯谜展柜前站定。
一众寒门学子纷纷向其打招呼,众人都口称‘魏兄’,也有称‘师令’兄的。
崇祯感觉此人既熟悉又陌生,转头询问放哨的李若琏道:“李爱卿,此人是何姓名?”
李若琏仔细看了一眼,思索片刻道:“陛下,此人好像叫魏藻德,通州府人氏。”
“家中是普通农户有三十多亩地,勉强能供其读书并不富裕,此人才学情商都很好。”
崇祯暗叹原来是这个家伙,本来崇祯十三年应该举行殿试,但崇祯跑下面赈灾去了。
殿试因为崇祯没出题给停了,魏藻德这家伙考过了会试,现在是贡士出身比举人高一级。
看到朝中大臣都老了,崇祯这才想起来搞些人才进中枢,这才有了崇祯十五年的恩科。
本来,下次科举要等到崇祯十六年,既然皇上开了金口开恩科,各部官员就开始筹备了。
魏藻德之所以出现在此,确实是因为没银子了,家里给的盘缠早用完了。
这一年多都在京师待着,靠着他的口才结交人脉,平日靠给书店抄小说度日。
每月仅能赚个三五两,但其又需要结交仕人,承担不起如此高的消费。
这不看到有猜灯谜活动,猜中能给一百两银子,他便收拾一番兴冲冲的来了。
待前面几人猜完后,魏藻德站到了展柜最前方,指着最上方的灯谜道:“劳驾!”
小吏拿个撑杆,取下最上方的灯谜放在台上,魏藻德细细看了一番在手心写写画画。
要来一张小纸片与毛笔,将纸片放在手心写下一字,待吹干墨迹折好将之交给小吏。
小吏取出灯谜本核对,眼睛瞪大不敢置信的又核对了一次,这才确定此人还真猜对了。
小吏询问其名字后,高声唱报道:“贡士魏藻德,猜中最难的灯谜!恭喜、恭喜!”
旁边有人不乐意了,叫嚷道:“这究竟是何字呀?你倒是说说看呀!”
魏澡德微微一笑道:“还是在下给诸位解释吧,这个灯谜的谜底是:‘日’字。”
“此灯谜讲的是南北朝,南朝的齐、梁国君都姓萧,这两朝之后的是陈朝。”
“萧萧下后便是陈,陈字无边便是东字,无边落木便是东字无木,那不正是‘日’字吗?”
众人纷纷拍手叫好,连田贵妃都拍手称赞道:“陛下,魏藻德学子的学识好生了得!”
别人不知道崇祯可太清楚了,这家伙嘴巴确实很溜,学识也有而且还不低。
就是这人属于那种,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,上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