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尔衮的战场智慧,肯定是高于旁人的,看着逃远的明军。
扯出一抹冷笑道:“肃清喜峰关残敌,留下两千人守夜,其余人原地休息。”
多尔衮进关的第一时间,便看出了不同寻常之处,地上散落的兵器与旌旗。
看似杂乱无章,实则刻意痕迹明显。当然,这个明显是对多尔衮来说。
正如追击的甲喇额真,他便看不明白。这份洞察力,乃无数次生死搏杀积累的战场直觉。
建奴各部经过核查,剔除伤员后能动的,尚有两万七千余人。
意思就是,喀喇沁部的三千人,基本全都战死了,还搭进去三千余自己人。
建奴向来都是这么干的,在蒙、汉八旗没死完前,建奴基本不会派自己人上。
喀喇沁作为小部落,损失三千余青壮,搞不好从此便要一蹶不振。
但这在多尔衮这种,统帅看来则无关痛痒,反倒是战死的三千余,八旗子弟他颇为心疼!
多铎此次也跟着出征了,两人汇合于喜峰关下,多铎询问道:“王兄,咱们怎么打?”
多尔衮稍作犹豫,打马转身回了喜峰口,边走边道:“今夜先休息,明日再看情况。”
次日,卯时刚过,天还只有点蒙蒙亮。
多尔衮便穿甲戴盔,出现在早已准备好的军阵前,多尔衮鼓动士气道:“八旗子弟们!”
“这是,自崇德元年以后(1636),八旗子弟再度杀入关内!”
“这场胜利,咱们等了太久啦!本王自从崇德三年,兵败于崇祯小儿之手。”
“无时无刻,不想杀进关内一雪前耻!八旗儿郎们,拿起手中钢刀,抢光、杀光、烧光!”
底下的八旗士兵,跟着拼命嘶吼!似要发泄这几年来,被明军堵在关外的愤懑!
“八旗万岁——!”
“大清万岁——!”
“睿亲王万岁——!”
高呼声此起彼伏,多尔衮只是面含笑意,并未加以阻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