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,深了。
窗外的世界被浓稠的墨色包裹,万籁俱寂。只有偶尔远处传来的、模糊不清的车流声,像遥远海岸线的潮汐,提醒着这座城市的脉搏仍在跳动。我靠坐在床头,身上盖着薄被,房间里只开了一盏光线昏黄的壁灯,在墙壁上投下一圈温暖的光晕。
身体的虚弱感像潮水般一阵阵涌来,眼皮沉重,但大脑却异常清醒。楼下厨房里,那股属于珍贵药材的、醇厚而温补的香气,经过几个小时的慢火细炖,已经变得愈发浓郁,丝丝缕缕地透过门缝钻进来,无声地浸润着房间里的每一寸空气。
这香气,像一双无形的手,在不断地撩拨着味蕾,也搅动着本就纷乱的思绪。
不知过了多久,门外传来了极其轻微的、小心翼翼的敲门声。
“清弦?睡了吗?”是周姨压得低低的声音,带着显而易见的关切。
“没睡,周姨,请进。”我清了清有些干哑的嗓子,回应道。
门被轻轻推开,周姨端着一个精致的白瓷汤盅走了进来。汤盅还冒着腾腾的热气,盖子边缘有细微的水珠凝结。她脸上带着疲惫,但更多的是担忧和一种如释重负的神情。
“汤炖好了,快趁热喝一点。”她将汤盅放在床头柜上,掀开盖子。顿时,一股更加扑鼻的、混合着肉香和药材清香的浓郁气味弥漫开来。汤色是漂亮的奶白色,上面漂浮着几颗饱满的红枣和几片油亮亮的金黄色薄片,看起来是上好的金华火腿。汤水里沉浮着人参、枸杞等物,用料确实如他所说,“上好的食材”。
“炖了快四个钟头呢,火候足得很。”周姨一边说着,一边拿起小碗,小心翼翼地为我盛了一碗,递到我手边,“先生特意吩咐的,要用最好的料,给你补补身子。”
她的话语里,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强调,目光也若有若无地观察着我的反应。
我垂下眼睫,接过那碗温热的汤。瓷碗的温热透过掌心,缓缓传递开来。我没有去看周姨的眼睛,只是低声道:“谢谢周姨,辛苦您了。”
“哎,不辛苦,你没事就好。”周姨叹了口气,站在床边没有立刻离开,像是忍不住想多说几句,“你是不知道,你晕倒的时候,先生那样子……我在这儿干了这么多年,从没见他那么着急过。抱着你冲进来的时候,脸都是白的,声音都变了调地喊医生……”
她絮絮叨叨地说着,语气里带着一种过来人的感慨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。
“这汤里的几味药材,特别是那根老山参,是先生去年特意拍下来的珍藏品,平时他自己都舍不得用。这次却毫不犹豫地让我拿出来给你炖汤……”她顿了顿,声音更低了些,“清弦啊,先生他……或许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……”
“周姨。”我轻声打断了她,声音平静无波,听不出任何情绪,“汤要凉了。”
周姨的话戛然而止。她看着我平静得近乎漠然的侧脸,张了张嘴,最终只是又叹了口气,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和了然。“好,好,你先喝汤,好好休息。有什么事就叫我知道吗?”
“嗯。”我点了点头。
周姨又看了我一眼,这才转身,轻轻带上门离开了。
房间里再次只剩下我一个人,还有眼前这碗热气腾腾、价值不菲的滋补汤。
我拿起白瓷勺子,舀起一勺汤,轻轻吹了吹,然后送入口中。
汤,确实是极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