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种在希望与恐惧之间摇摆的矛盾情绪,像一张无形的网,将我紧紧缠绕了好几天。我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,像往常一样做着所有分内的工作,但内心的波澜却从未真正平息。
每一次与陆砚深短暂的接触,哪怕只是一个擦肩而过,一个眼神的交汇,都能在我心中激起层层涟漪,让我在事后反复咀嚼、分析,试图从中捕捉到一丝确定性的信号,却又害怕那只是自己的错觉。
就在这种小心翼翼的、近乎神经质的观察中,一个看似寻常的指令,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子,再次打破了表面的平静。
那是一个周二的下午,阳光透过书房的落地窗,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。空气中弥漫着书籍和咖啡混合的沉静气息。我刚刚为他换上一杯新的热茶,正准备像往常一样悄无声息地退出去。
“沈清弦。”
他的声音忽然从书桌后传来,不高,却清晰地打破了书房的宁静。我脚步一顿,立刻转过身,微微垂下眼睫,做出恭顺聆听的姿态:“先生,请问有什么吩咐?”
心脏却不自觉地微微收紧。他很少在非必要的时候主动叫住我。
陆砚深没有抬头,目光依旧停留在面前的平板电脑屏幕上,手指滑动着页面,似乎在查阅什么资料。他的侧脸线条在光线下显得有些冷硬,眉头微蹙,带着处理公务时惯有的专注。
“储藏室,”他开口,语气平淡,听不出什么情绪,就像在交代一件最普通不过的工作,“靠最里面,标着‘ZX系列-已完结’的档案箱里,找一个项目档案。项目编号 ZX-7302。”
他顿了顿,指尖在屏幕上轻轻一点,似乎确认了信息,然后补充道:“三年前,和城南那块地皮开发相关的那个项目。所有的原始合同、会议纪要、资金往来凭证,都要。”
“……”
我的呼吸,在听到“三年前”和“城南地皮”这几个字时,几不可查地滞了一下。
三年前。
那正是我家遭遇巨变,沈氏集团风雨飘摇,最终宣告破产的年份。而城南那块地皮的开发项目,我隐约记得,父亲当时也曾投入巨大心力去争取,但最终……似乎是因为资金链断裂和某些复杂的政策变动而失败了。那个项目的失利,是压垮沈家的最后一根稻草之一。
陆砚深为什么要突然调阅这个项目的档案?
而且,是“所有”的原始资料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