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5章 我们的公司交给了更年轻的团队打理

时间推着我们往前走。

不留情面,却也带来了新的节奏。

念念去国外读书后,家里的空间变大了,时间也仿佛被拉长了。

我和陆砚深的生活,悄然发生着变化。

这种变化并非刻意为之,更像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过渡。

公司那边,尤其明显。

陆砚深去公司的次数,渐渐少了。

书房里那些彻夜不熄的灯,也终于获得了充足的睡眠。

起初,他还有些不习惯。

会在家里坐立不安,下意识地去摸手机,查看邮件。

或者,在晨起时,依旧条件反射地系上那条象征着一丝不苟的领带。

我会走过去,轻轻解开他刚打好的温莎结。

“今天约了基金会的人看项目,”我提醒他,把一件更舒适的亚麻衬衫递过去,“穿这个吧。”

他愣一下,随即失笑,摇摇头,接过衬衫。

“习惯了。”他这么说。

习惯了过去二十几年,像精密仪器一样运转的生活。

习惯了自己是那个庞大商业帝国的核心舵手。

放下,需要时间。

但我们都知道,是时候了。

帝国的基石早已稳固,而我们亲手选拔、培养起来的那群年轻人,正像雨后春笋,带着惊人的锐气和活力,迅速成长。

以陈宇为首的年轻团队,已经能够独当一面。

陈宇是陆砚深一手提拔的,才三十出头,眼光毒辣,魄力十足,更重要的是,他身上有种陆砚深年轻时或许都欠缺的、对市场和科技的敏锐直觉。

几次大的决策,他都完成得漂亮至极。

陆砚深在背后看着,没插手,只是在听完汇报后,淡淡对我说了一句:“后生可畏。”

我知道,这话里,有骄傲,也有真正的放心。

权力移交的过程,平稳得近乎无声无息。

没有盛大的仪式,没有煽情的告别演说。

只是在一次例行的董事会后,陆砚深留下了陈宇和几个核心高管。

我当时也在,是以股东和基金会代表的身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