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厂会议室里,气氛热烈而欢快。
厂里的电影不仅在国外载誉而归,还为国内挣回了上百万美元的外汇。
领导们个个脸上洋溢着光彩,正心情愉悦地相互交谈着。
老书记轻轻放下手中的万宝路钢笔,脸上满是笑意,缓缓开口说道:
“这次厂里电影出海参展,成果显着,总政和上级都给予了高度评价,还叮嘱我们要乘胜追击,再创佳绩。
刘厂长微微皱眉,面露忧色,“老书记,我听说上影厂的电影在海外遇冷,这出海任务绝非表面那么简单轻松啊。”
上面越是重视,下面的压力就越大。
尤其是那笔特批的制片费用,在刘厂长看来,就像烫手山芋,想推又不能推,必须得接着。
李书记同样感觉压力剧增,他清了清嗓子,主动开口帮忙说道:
“厂里今年除了张华同志负责的项目,似乎确实没有太适合参展的了。”
他想提前给大家提个醒,别被这好消息冲昏了头脑。
老书记听出两人话语里的顾虑,微微点头,
“八一厂这次出海挣了不少外汇,我打算厚着脸皮向总政再申请一些制片预算。”
他稍作停顿,目光坚定地补充道:
“考虑到小同志的业务能力出众,以及在这一次出海参展做出的重要贡献,提拔工作不能再耽搁,得尽快落实,让年轻同志多扛起些担子。”
话音刚落,坐在尾席的张建国顿时满脸喜色,眼中闪烁着期待,急切地看向李书记。
只要两位厂里的行政一、二把手点头,自家儿子提干就稳了,况且老团长还是自己人,没理由阻拦这等好事。
李书记刚要开口,会议室里突然响起一个不和谐的质疑声。
“张华同志刚入职八一厂还不满半年,恐怕不符合提拔的硬性条件吧。而且厂里已经破格让他单独负责一个项目了,不如等项目完成后,再考虑提拔的事。”
杨副厂长语气中带着疑虑,像是善意地提醒。
就像是在表示,这位年轻同志确实很优秀,但我们不能拔苗助长,应该看到他慢慢成长,能够挑起担子。
然而,他的提议并未得到会议室里任何人的认同,大家的目光看向他,仿佛他成了被孤立的反派。
老书记脸色阴沉的可怕,不悦地看向李书记,语气强硬地说:
“这样优秀的同志,总政领导也很关注,散会后守正你就上报吧!”
“好的,老书记!”李书记点头回应。
即便张华不是他的人,就凭出国参展拿到个人荣誉,还为国家挣外汇这两点,李书记也会支持提拔张华。
年纪轻轻就进入上面视野的人,未来前途无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