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 文章惊雷起,暗流涌动妒火生

很快,这条新闻就像长了翅膀一样,传遍了整个镇政府大院。不同的人,反应各异。有人佩服,有人惊讶,有人不屑,更多的人则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。

而真正的波澜,才刚刚开始。

上午十点左右,周安国书记的内线电话直接打到了党政办,点名让陈临海上去一趟。

陈临海心中忐忑地走进书记办公室。周安国正拿着那份报纸的电子版截图在看,脸上看不出喜怒。

“书记,您找我?” “这报道,怎么回事?”周安国放下手机,目光锐利地看向他。

陈临海不敢隐瞒,将那天田娇娇突然来访、恰好遇到原料危机、自己紧急处理的过程原原本本说了一遍,最后强调:“书记,我事先并不知道记者会来,更没想到她会写这篇报道。处理危机是我分内之事,绝无自我宣传的意思。”

周安国静静地听着,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地敲击着。半晌,他忽然笑了笑,只是那笑意并未到达眼底:“报道本身是正面的,事情你也处理得不错,化解了一场危机,这是你的功劳。”

他话锋一转,语气微沉:“但是,临海啊,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。你还年轻,有些道理要懂。工作要干,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,更要懂得保护自己。这么一报道,你是出了风头,但也把自己放在了火上烤。县里、甚至市里有些领导都会看到,他们会怎么想?镇里其他同志会怎么想?”

陈临海心中一凛,连忙道:“谢谢书记指点,我明白了,以后一定注意。”

“嗯,”周安国点点头,语气缓和了些,“不过既然已经报了,也不是坏事。至少说明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媒体的关注和认可。项目要加快推进,拿出实实在在的成绩,才是对这篇报道最好的回应,也能堵住有些人的嘴。去吧。”

从书记办公室出来,陈临海后背惊出了一层冷汗。周书记的话,既是提醒,也是警告。官场之上,功劳往往伴随着嫉妒和风险。

果然,下午的气氛就变得更加微妙。李伟几乎不再跟他说话,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。其他科室的人看他的眼神也更加复杂,甚至有人故意在他经过时提高音量议论:

“啧啧,真是不得了,都要上市报了!” “以后见了面是不是得叫陈大干部了?” “哼,爬得高,摔得重!看着吧……”

小主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