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,”刘川看着梁中玉,“给你两个月时间,我要看到五个装甲团能拉出去,能展开,能最基本的协同作战。有没有信心?”
梁中玉挺起胸膛:“有,司令员,两个月后您就看好吧,我一定给您带出一支能冲能打的装甲部队,”
离开装甲训练场,刘川几人又驱车赶往炮兵驻地,远远就听到隆隆的炮声,那是炮兵教导队在组织实弹射击。
新任命的炮兵指挥部负责人,原重炮团团长,一位姓赵的老炮兵跑过来汇报:“司令员,副司令员,参谋长,咱们这回可真是鸟枪换炮了,加上最近缴获和修复的,75毫米以上的山炮、野炮、榴弹炮,加起来够编两个炮兵旅了,”
韩楚看着远处的炮位,兴奋地说:“老赵,这可是咱们的家底子,两个炮兵旅,关键时候能砸开鬼子的乌龟壳,训练怎么样?”
老赵脸上放光:“没问题,各旅抽调的苗子都很机灵,咱们的老炮手也舍得教。就是炮弹还得省着点用,实弹打一发少一发,主要靠模拟训练。”
刘川问道:“指挥和通讯呢?炮兵不比步兵,打不准就是浪费。”
刘亚接过话头:“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一些经验。团级配齐电话班,营连主要依靠信号旗。观测兵的培养是重点,正在加紧训练。”
“观测兵很重要,”刘川强调:“炮打得准不准,一半靠他们。要把有文化、眼神好、脑子活的战士优先补充进去。另外,步炮协同的预案要做得更细致,什么时候延伸,什么时候覆盖,信号必须明确,不能误伤自己人。”
“是,我们正在制定详细的协同操典,下发各步兵旅和炮兵团学习。”老赵赶紧回答。
视察完炮兵,在返回司令部的车上,韩楚依旧很兴奋:“司令员,咱们这实力可是蹭蹭往上涨啊,五个装甲团,两个炮兵旅,加上十个齐装满员的步兵旅,这放在以前,想都不敢想,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