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0章 船坞完工

智能中枢搭载第三代光量子超算核心,配合「影武者」战术 AI 系统构建中控智脑。

在战场数据处理方面展现了非常突出的运算效率,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复杂任务解析。

舰体周身环绕的全频探测阵列雷达,探测范围达 100 万公里。

配合全域感知模块,实现全舰无人化智能操控,确保航行、作战等任务精准执行。

武器系统的配置同样不容小觑,舰首搭载的主炮——双联装粒子光束炮!

单发口径 800 毫米,在太空中,常规射程可达 50 万公里。

双发联动时,通过融合聚焦技术,有效射程突破至 80 万公里,打击威力实现 200% 的跨越式提升。

舰体双侧舷对称配置四门 800 毫米口径高能脉冲激光副炮。

经过技术迭代,充能效率得到显着优化,较初代型号提升50%以上,有效射程达到 80 万公里。

舰体还搭载了 12 座 300 毫米电磁轨道速射炮,在中距离作战场景中可发挥重要作用。

赤鲨号设有近防激光矩阵,由120 门小口径高能脉冲激光炮构筑的近防系统。

凭借精密的火控网络,可对十万公里内的高速来袭目标实施毫秒级响应拦截,理论拦截成功率高达 99.7%。

还拥有星际导弹智能集群技术,分布舰体各处的 36 座模块化导弹舱,内置智能弹药分配系统。

单次齐射可倾泻 144 枚涵盖动能穿甲、电磁干扰、等离子爆破等多种类型的星际导弹。

额外加装浮游作战单元,配备 了4 座蜂巢弹射舱,可快速部署 100 台浮游 - 1 型无人机。

这些浮游 - 1 型无人机作为具备自主目标探测与识别能力的智能化作战单元。

可通过组网协同构建起具备独立作战效能的三维立体攻防体系。

当协同增幅系统激活后,100 台浮游 - 1 型无人机将快速完成组网。

构建起独立的全频力场护盾的能量防护体系。

在此过程中,力场护盾的强度与覆盖范围将实现显着提升,增幅可达 300%。

同时,无人机搭载的粒子光束炮通过能量协同聚焦优化,其输出威力也将提升100%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赤鲨号搭载的量子通讯阵列,在理论上可实现千万公里级别的稳定通讯传输。

考虑到赤鲨号首艘战舰将用于沈渊乘坐用途的战舰,特别增设驾驶指挥舱。

配备了独立的惯性阻尼防护系统和电磁悬浮防震系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