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平凉伯世子的小小冲突,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,虽未掀起巨浪,却也漾开了圈圈涟漪。李文渊一行人终于抵达了位于皇城东南方向的吏部衙门。
吏部衙门口车马簇簇,前来办事的官员络绎不绝,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有的衙门气息——严肃、刻板,又带着几分难以言说的倨傲。李文渊递上文书,门房胥吏起初也是那副爱答不理的腔调,直到看清“翰林院侍读”的任命和吏部大印,态度才骤然变得恭敬甚至带点谄媚,忙不迭地引他入内办理手续。
然而,就在李文渊在吏部衙门的廨房内等待主事官员接见、办理官凭更换和入职文书时,他敏锐地察觉到,周围那些低阶官员和胥吏看他的眼神,有些异样。
那并非对翰林清流的纯粹敬畏,而是混杂着好奇、探究,甚至……一丝不易察觉的鄙夷和看好戏的意味。他们交头接耳,低声议论,目光时不时地瞟向他这边。
“……就是他?那个青云县来的?”
“看着挺年轻,不像啊……”
“人不可貌相,听说在江州就把上官顶撞得下不来台……”
“何止!路上还用了些……嗯,不光彩的手段,才躲过几次劫杀。”
“‘瘟神’之名,看来不虚,这刚到京城,就跟平凉伯府的人杠上了……”
断断续续的议论声,如同蚊蚋般钻入耳中。李文渊面色平静,端坐不动,心中却是一沉。他“李文渊”的名字,连同他在青云县的“事迹”以及那不太光彩的“瘟神”绰号,竟然比他的人更早地传到了京城!而且,传播的角度显然经过了“加工”,着重突出了他的“桀骜不驯”、“行事乖张”和“手段下作”。
这绝不是正常的信息流通速度。背后定然有人在推波助澜,而且能量不小,能将手伸到吏部这种地方。
【叮!检测到宿主声望状态异常,【臭名远扬】效果已提前覆盖京城部分官场圈子。负面效果:初始人际关系建立难度增加,容易被贴上“麻烦人物”标签。请宿主谨慎应对初期社交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