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9章 茶楼对弈,女扮男装

与苏小婉在琉璃厂街的短暂邂逅,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,漾开圈圈涟漪后,湖面复归平静,但那石子却已沉底,提醒着李文渊京城水下的暗流涌动。

接下来的几日,李文渊依旧保持着闲逛的姿态,但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了那些信息汇聚之地——茶馆。

京城茶馆,三教九流汇聚,是打听消息、感受舆论风向的绝佳场所。李文渊选择了一家位于闹市口、规模颇大、名为“清音阁”的茶楼。此处环境相对雅致,既有大声谈论国事的豪客,也有低声交流的文人,更有穿梭其间、耳听八方的茶博士。

李文渊依旧是便服,带着赵虎,在二楼临窗选了个僻静的位置坐下,要了一壶普通的香片,几样干果点心,便看似悠闲地品茶听曲,实则耳朵如同雷达,捕捉着四面八方传来的信息碎片。

“……北边战事吃紧,听说又丢了一座城池!朝廷增派的援兵还在路上,远水解不了近渴啊!”

“哼,还不是那些边将无能!若是霍老将军还在,岂容蛮子如此嚣张!”

“慎言!慎言!朝堂之事,岂是我等可以妄议的……”

“听说翰林院几位学士连日被召入宫中议事,看来陛下也是忧心忡忡。”

“对了,你们听说了吗?那个新来的翰林院侍读,就是那个叫李文渊的,好像还没去报到呢!”

“哦?就是那个‘瘟神’?听说在江州就把上官得罪狠了,怕是没人敢收吧?哈哈……”

各种议论声混杂在茶楼的喧嚣中,关于北境战事的担忧,关于朝堂动向的猜测,甚至关于他李文渊的“八卦”,都清晰地传入耳中。百晓生之前散播的“正面传闻”似乎起到了一些效果,虽然“瘟神”之名依旧,但也有人开始提及他“智斗豪强”、“改善民生”的事迹,舆论并非一边倒的负面。

李文渊面色平静,慢慢呷着茶,仿佛那些议论与他无关。

就在这时,邻桌来了两位客人,引起了李文渊的注意。一位是年约四旬、面容清癯、气质儒雅的中年文士,另一位则是个身材略显瘦小、面色白皙、眉目颇为清秀的年轻公子。

那年轻公子虽作男装打扮,束发戴冠,但行动间略显拘谨,嗓音也刻意压低,带着一丝不自然的沙哑,以李文渊的眼力,几乎一眼就看出这是位女扮男装的姑娘。而且,观其举止气度,绝非寻常人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