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章 五更天,午门外

“棋艺高超”的名声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,漾开几圈涟漪后,并未能改变李文渊在翰林院的尴尬处境。那份“请入文书”依旧石沉大海,仿佛从未存在过。倒是吏部那边,预支的半俸按时发放了,钱主事每次见到前去领钱的贾仁义,都客客气气,只是绝口不提报到之事。

就在李文渊以为这种僵持状态会无限期持续下去时,一道突如其来的指令,打破了表面的平静。

这日傍晚,一名身着宫中内侍服饰的小太监,在一名翰林院典簿的陪同下,来到了城南小院。那典簿依旧是上次那位孙典簿,只是态度恭敬了许多,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。

“李大人,”孙典簿躬身道,“奉掌院学士口谕,明日大朝,着翰林院侍读李文渊,随班觐见。”

大朝?随班觐见?

李文渊心中一动。大朝并非每日都有,通常只在朔望(初一、十五)或是有重大事宜时举行,在京官员凡有品阶者皆需参加。他作为新任翰林院侍读,按制确有资格参加大朝,但在他尚未正式报到、履职的情况下,突然被点名要求参加,这就显得非同寻常了。

“下官领谕。”李文渊神色平静地应下,随即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,“不知孙大人可知,明日大朝,所议何事?”

孙典簿犹豫了一下,压低声音道:“听闻……主要还是北境军务。另外,似乎……也有官员提及了新科进士及新任官员的安置问题。”他说完,便不再多言,与那小太监一同告辞离去。

等人走后,小院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。

赵虎摩拳擦掌:“大人,终于要见皇帝老子了!俺给您当护卫!”

百晓生则眉头紧锁:“大人,此事颇为蹊跷。您尚未报到,却突然被要求参加大朝,恐怕……来者不善。北境军务是当前头等大事,为何会让您这等新晋官员随班?只怕是有人想借机发难。”

贾仁义也担忧道:“是啊大人,朝堂之上,规矩多,陷阱也多,您可得小心应对。”

赛鲁班默默地将一个看起来像是护心镜、但结构更复杂的小玩意儿递给李文渊:“大人,这是学生做的‘内衬’,可防……寻常撞击。”

李文渊接过那冰凉的小玩意,笑了笑,安抚众人道:“是福不是祸,是祸躲不过。既然点了名,去便是了。正好,我也想去看看,这大启的朝堂,究竟是何光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