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祭天大典的流程,你都清楚吧?”
“嘿嘿,大人放心,不止流程,哪位大人负责哪项,哪位大人最近因为排练仪式出了什么糗,下官都略知一二。”百晓生得意地挑了挑眉。
“很好。”李文渊将那份厚厚的卷宗推到他面前,“找个文笔诙谐、画工还不错的,把这玩意儿给我简化一下,做成图文并茂的小册子,越通俗易懂越好,关键步骤用红笔标出来。重点是,要让那些第一次参加、或者记性不好的同僚们,一看就明白。”
百晓生眼睛一亮:“大人此计甚妙!这东西肯定抢手!不少边缘衙门的官员,还有咱们这些品级不高的,正愁找不到门路熟悉流程呢,生怕到时候出错丢了官帽。您这是雪中送炭啊!”
“嗯,做得隐蔽点,就以……‘无名热心同僚’的名义散发出去。”李文渊叮嘱道,“别让礼部的那帮老学究抓到把柄。”
“明白!下官办事,大人放心!”百晓生收起卷宗,乐呵呵地出去了,显然已经脑补出了这本“傻瓜手册”将会在底层官员中引起怎样的轰动。
打发了百晓生,李文渊刚想清净一会儿,赵虎那魁梧的身影就出现在了门口,脸色带着一丝罕见的凝重。
“大人。”
“怎么了,虎子?”李文渊看他神色不对,问道。
“俺刚才去兵部交接文书,听到一些风声。”赵虎压低了声音,“秦相爷那边,最近动作频频。他府上最近进出了一些生面孔,看着不像是朝廷官员,倒像是……江湖术士之流。而且,负责此次祭天大典外围部分守卫调动的,是秦相的一个门生。”
李文渊闻言,神色也认真了起来。秦桧这老狐狸,在这种敏感时期,接触江湖术士?还把手伸向了守卫调动?这可不像他平日只专注于朝堂权术的风格。事出反常必有妖。
“知道了。让我们的人,这段时间都机灵点,特别是盯着秦府和与祭天大典相关的各个环节,有任何风吹草动,立刻来报。”李文渊沉吟道,“尤其是那些‘生面孔’的动向。”
“是!”赵虎领命,顿了顿,又补充道,“大人,俺觉得这次大典,恐怕不会太平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