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2章 联盟内部的诉求

夜色深沉,李文渊回到府中,书房内的烛火早已点亮。他没有丝毫睡意,周廷儒那张看似正气凛然,实则句句蕴含机锋的脸,以及那番“同心协力,铲除奸佞”的慷慨陈词,依旧在他脑海中盘旋。

“百晓生。”他对着空无一人的书房轻唤一声。

几乎是话音刚落,百晓生那略显瘦削的身影便从书架后的阴影中悄无声息地滑了出来,脸上带着惯有的、仿佛洞悉一切的笑容:“大人,您回来了。‘听雨轩’的茶,味道如何?”

“茶是好茶,只是喝茶的人,心思太重。”李文渊在书案后坐下,揉了揉眉心,“说说吧,这位周老大人,还有他背后的‘反秦联盟’,到底是个什么成色?”

百晓生精神一振,如同说书人开了场,压低声音,侃侃而谈:“大人明鉴。这‘反秦联盟’,名头听着响亮,实则内部山头林立,诉求各异,绝非铁板一块。”

他掰着手指头数道:“首先,是以周廷儒周御史为首的‘清流派’。这帮人大多出身科举正途,自诩清高,讲究风骨,多年来在秦桧打压下郁郁不得志,或是因直言进谏被排挤。他们反秦,有真心实意维护朝纲的一面,口号喊得最响,但往往过于理想化,做事不够圆融,且内部也并非没有争名夺利之辈。周廷儒本人,看似淡泊,实则对都察院正都御史之位,觊觎已久。”

李文渊微微颔首,这点他已有察觉。清流可用,但不可尽信,更不能被他们的道德大旗完全绑架。

“其次,”百晓生继续道,“是以户部右侍郎郑源为代表的‘实权派’。这些人多在六部担任中高层职务,手中握有部分实权,但因秦桧及其党羽把持要害部门,限制了他们的上升空间和利益分配。他们反秦,更多是为了争夺权力和资源,比如漕运、盐铁、税赋等方面的控制权。郑源就曾因漕粮改道之事,与秦桧门下的漕运总督闹得不可开交,利益受损严重。”

“还有呢?”李文渊问道,这些信息与他之前的判断基本吻合。

“还有就是一些地方实力派在京中的代言人,以及部分与秦桧有私怨的勋贵子弟。”百晓生道,“比如那位镇守西南的靖南王,其在京的代表就与秦桧不甚和睦,担心秦桧势力过大,影响其在西南的地位。再比如安国公的次子,曾因争风吃醋被秦桧的侄子当众羞辱,怀恨在心。这些人,反秦的动机更为复杂,有时甚至只是为了出一口恶气,或者借此机会扩大自身影响。”

李文渊听着,心中对“反秦联盟”的轮廓逐渐清晰。这就是一个大杂烩,因为共同的敌人秦桧而暂时联合,但内部充满了不同的利益诉求和矛盾。

“他们找上我,具体想要什么?”李文渊问到了最关键的问题。

百晓生嘿嘿一笑,凑近了些:“大人,他们看中的,就是您如今这把‘陛下亲赐的利刃’的身份,以及您那……呃,神鬼莫测的手段。清流派希望您能充当急先锋,持续攻击秦桧及其党羽的‘道德污点’,比如贪腐、徇私、枉法等,借此在舆论上占据制高点,同时为他们自己积累政治声望,争取关键职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