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曲唱罢,掌声雷鸣般响起,在这小小的戏园子里回荡。
观众们纷纷叫好,脸上洋溢着意犹未尽的神情。
趁着这热闹劲儿,我身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兴致勃勃地与旁边的年轻人聊了起来,我倾听着关于昆曲的点滴。
老者轻抚胡须,眼神中满是自豪,率先开口道:“昆曲啊,那可是咱们中国戏曲的瑰宝,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咯,比京剧还早了好几百年呢。它起源于昆山,最初只是民间的小曲,后来经过文人雅士的雕琢,就成了如今这高雅精致的模样。”
年轻人听得入神,连忙追问:“那它为啥叫昆曲呀?”
老者笑着解释:“这是因为它用的是昆山腔,再加上昆山县名,就有了昆曲这个名字。你听这唱腔,婉转细腻,就像江南的丝绸一样柔滑,所以也有人叫它水磨腔。”
这时,另一边一位中年戏迷接过话茬:“而且昆曲的伴奏乐器也很讲究,主要是笛、箫、笙、琵琶,这些乐器一合奏,那声音别提多悠扬了。就像刚才那出戏,要是没了这些乐器的衬托,这戏味儿可就差远咯。”
一位年轻女子也忍不住插问道:“那昆曲的剧目是不是都很经典?”
中年戏迷点点头,说道:“那是自然,像《牡丹亭》《长生殿》《桃花扇》,都是昆曲的代表作。
这些戏文,那可都是文学大家写的,词藻优美得很,饱含着人生百态和历史兴衰。
就拿刚才唱的《牡丹亭》来说,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,几百年了,还是让人感动。”
老者又补充道:“昆曲的表演也十分独特,一招一式都有严格的规范。
演员们的身段动作,那叫一个优美,手、眼、身、法、步,每一个细节都能看出功底。
你看刚才那两位演员,举手投足间,尽显昆曲的韵味,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。”
年轻人感慨道:“没想到昆曲背后有这么多门道,以前我还觉得戏曲老气,现在看来真是大错特错了。”
老者语重心长地说:“现在愿意了解昆曲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咯,其实昆曲就像一座宝藏,越了解越觉得它魅力无穷。希望你们年轻人能多关注,别让这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失传咯。”
众人纷纷点头称是,在这热烈的讨论中,我对昆曲的认识更加深刻,也愈发感受到这古老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。
众人正热烈地讨论着昆曲,这时,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手机提示音。
只见一个年轻女孩举着手机,手机屏幕上正开着直播,她兴奋地对着镜头说道:“家人们,你们听到刚才那曲昆曲了吗?是不是超美!咱们中国的传统艺术真的是太牛啦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