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一直对那些隐匿于岁月深处的民间技艺怀揣着浓厚的好奇,而一次次的迷雾转场恰似为了让我一探究竟似的。
在各种民族文化和技艺里辗转,让我见识飞涨。
我心里很安定,能够生活在这样伟大而神奇的民族,何其有幸!
其他都不重要了!
车到山前必有路,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!
看看下一站是什么!
阳谷县?
这是什么地方?
好像没有听说过,我平时也不出远门,孤陋寡闻在所难免!
不过,此刻的阳光暖暖地,街巷间弥漫着一种质朴而醇厚的气息。
我穿梭在古老的街道,一阵美妙的哨声吸引我。
我顺着声音,找到了那座老院子。
声音是从里面传出来的。
斑驳的墙面爬满了岁月的痕迹,木门半掩着,我进了院子。
此时,一位年轻女子也跟了进来,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妈,迎了出来。
女子说了自己的来意,她是一位博主,想了解阳谷哨。
大妈得知她的来意后,她微微点头,脸上浮现出一抹怀念:“辛师傅走了之后,这阳谷哨的事儿啊,知道的人是越来越少咯。不过,你算来着了,我家老头子以前跟着辛师傅学过一阵子。”
正说着,一位大爷从屋里走了出来,他身材清瘦,眼神中透着一股温和与坚毅。
想必,那哨声就是大爷吹的吧!
大爷热情地招呼女子坐下,从屋里拿出几个阳谷哨,摆放在桌上。
这些阳谷哨造型各异,有憨态可掬的小动物,也有古朴典雅的传统样式。
大爷拿起一个阳谷哨,轻轻擦拭着,缓缓说道:“阳谷哨这玩意儿,历史可不短喽。当年李保正师傅创出这手艺,那可是轰动一时。我师父辛福春,更是把手艺发扬得更广。只可惜啊,传承到现在,难咯。”
大爷回忆起跟随辛福春学艺的日子,满是感慨:“那时候,师父带着我们,从选泥开始学起。咱这阳谷哨,用的是本地含铁量高的红胶土,那土啊,黏性好,烧出来的哨子音质才正。师父常说,泥要揉得像面团一样细腻,这第一步就不能马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