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暗流

星历2150年8月17日,清晨6:47。

洛城被手腕上智能环的轻柔震动唤醒。他睁开眼,卧室的智能感应灯自动亮起温和的晨光模式。空气中弥漫着公寓生态系统自动释放的提神香氛,混合着昨夜未喝完的能量饮料的淡淡甜味。

“早上好,洛城。”公寓AI管家的中性声音响起,“今日室外气温25摄氏度,空气质量优良。您上午有三节课:智能工程导论、高等数学和神经网络基础。第一节课将在8:30开始。”

洛城含糊地应了一声,从床上坐起。他揉了揉眼睛,伸手在床头摸索着拿起那副略显老旧的智能眼镜戴上。霎时间,他的视野中叠加了一层数字信息层——时间、天气、日程安排和未读消息提示在视野边缘轻轻闪烁。

他瞥了一眼消息提示,大部分是课程群组的通知,还有一条来自张曼馨的简短留言:“晚上一起吃饭?我想去明珠塔顶楼那家新开的旋转餐厅。”

洛城嘴角微微上扬,迅速回复了一个“好”字。

洗漱完毕后,洛城整理一下自己的衣着,从镜子里看了看自己。

“嗯,还是很帅气的,应该馨馨就是看中我这款阳光帅气的吧,哈哈!“

洛城臭屁的想了想。

沪市大学的学生公寓位于沪市大学城内,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群中的一栋。站在走廊的透明电梯中下降时,可以俯瞰整座星城的壮观景象——悬浮车道纵横交错,全息广告牌在半空中闪烁,各式各样的飞行器在规定的空中航道上井然有序地穿梭。

2150年的沪市,作为亚洲区经济最发达的城市,集中体现了地球科技发展的巅峰。一百年前,人们还担忧着资源枯竭和人口过剩,但随着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成熟和太空资源开发,地球文明迎来了新的黄金时代。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。

电梯到达底层,洛城步入大厅。巨大的全息新闻屏正在播放早间新闻,女主播的面容完美得不真实:

“...蓝星联盟议会昨日通过第174号决议,将继续对火星独立联盟实施经济制裁和能源禁运。联盟发言人重申,希望火星方面回到谈判桌前...”

“...火星独立军领袖阿布凯奇·诺维达近日发表讲话,谴责蓝星联盟的‘霸权行为’,并声称火星居民有权决定自己的未来...”

新闻背景中播放着火星的画面——红色星球表面矗立着庞大的穹顶城市和工业设施,与地球城市惊人地相似。洛城稍微驻足观看。自从20年前火星爆发独立战争以来,这类新闻就从未间断过。对大多数地球居民而言,那场发生在数千万公里外的冲突仿佛另一个世界的事情,除了偶尔的物资调配和兵役宣传外,日常生活并未受到太大影响。

“又在关心国家大事啊,洛哥?”

一只手臂突然搭上洛城的肩膀。他不用回头就知道是室友兼好友陈锐,电子工程专业的话痨。

“随便看看。”洛城淡淡回应,两人一起走出公寓大楼。

“要我说,火星那帮叛军就是白眼狼。当年地球花了多少资源帮他们建设殖民地,现在翅膀硬了就想单飞?听说他们还把罪犯和叛徒都奉为英雄呢!”陈锐一如既往地滔滔不绝。

洛城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。他对政治并不太感兴趣,虽然智能工程专业的许多顶尖技术都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,但他更喜欢研究民用人工智能的发展。

两人来到悬浮公交站,搭乘127号线前往星城大学主校区。车厢内几乎满座,大多是赶早课的学生。洛城找到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,目光投向窗外飞速掠过的城市景观。

沪市大学是亚洲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,以其前沿科技研究和创新教育模式闻名。校园占地广阔,融合了传统建筑风格和未来主义设计,绿树成荫的道路旁矗立着玻璃幕墙的智能教学楼,古老的图书馆与全息学习中心相映成趣。

8:20,洛城准时走进智能工程导论课的教室。这是一间环形阶梯教室,中央是全息投影区,每个座位都配有多点触控屏和脑波感应接口。他选择了一个中排位置,刚坐下就听到了熟悉的声音。

“洛城!这里!”

他抬头看见苏风眠在教室另一侧向他招手。她穿着一身淡蓝色的连衣裙,长发松松地挽在脑后,露出白皙的脖颈。洛城笑了笑,挥手回应,但没有换座位的意思。课程即将开始,教授已经步入教室中央的全息投影区。

苏风眠是洛城的青梅竹马,两人从小在同一社区长大,一起上学,直到大学才选择了不同专业——苏风眠就读于音乐学院,主修古典乐器和声乐。尽管专业迥异,他们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。在洛城与张曼馨交往之前,许多人甚至以为他们是一对。但因为实在是太熟了,洛城有时候觉得苏风眠和自己的妹妹一样。

“今天我们来探讨智能工程的伦理边界。”教授的声音将洛城的注意力拉回课堂,“特别是在全球安全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,我们作为技术开发者肩负的责任...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全息投影区浮现出各种AI应用的案例,从医疗机器人到军事无人机,从情感陪护AI到网络防御系统。洛城专注地听着,不时在触控屏上记录要点。他的智能眼镜自动捕捉课程内容,进行分类存储。

课程进行到一半时,洛城的智能眼镜边缘闪过一道微弱的光晕,显示出一条私密消息。他 快速地瞥了一眼,是张曼馨发来的:“突然好想你呀,下午没课来找我吧?在艺术楼A3练习室”

洛城心跳微微加速,尽量不动声色地回复:“一定到。”

接下来的课程他有点心不在焉,时不时想象着与张曼馨见面的场景。直到教授宣布小组讨论环节,他才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。

下课铃终于响起,洛城迅速收拾好东西,快步走出教室。他穿过连接智能工程楼和艺术学院的空中走廊,心情雀跃。

艺术楼充满创意氛围,与科技学院的理性风格截然不同。走廊墙壁上是动态数字艺术画作,空气中飘荡着若隐若现的音乐声。洛城找到A3练习室,轻轻推开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