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情后续进展颇为顺利,官府若要封禁一本书,随便找个理由就足以让这些商人陷入困境。
盗版、未经正规手续出版,这些都是现成的罪名。
谁都明白,这种书必定出自地下作坊,根本不可能通过正规的审查流程。随后,应天府派出衙役,开始清理南京的地下市场。
不少读过此书的人都感到惋惜,今后恐怕再也看不到《 ** 梅》的后续章节了。
第141章 后续
朱棣向何秋抱怨之后,何秋对自己抛出的两本书引发的反响也产生了好奇。
他私下找来何能,饶有兴致地问道:“如今北平城里对《 ** 梅》有何评价?”
何能吞吞吐吐,“这……何先生,我不敢说。”
何秋不以为意,坚定地说:“但说无妨,你怕什么?我都不在乎,他们还能骂出什么花样?”
何秋心想,自己见多识广,后世在互联网上与人唇枪舌战也毫发无损,这点骂声算得了什么。
何能犹豫片刻,支支吾吾道:“那些书生都骂写书之人是个淫棍,害人不浅,败坏了北平的风气,声称要坚决抵制这种污秽之物。”
何秋脸色古怪,这就叫难听?不及前世万分之一,大明的读书人还是太过单纯了。
“切,这算什么?更露骨的书我也有,连骂人都不会,这届读者不行啊。”何秋摇头道。
何能又迟疑地说:“他们还说……还说始作俑者,其无后乎。”
何秋手中的动作一顿,瞬间有些恼火。
这群混账,骂人就骂人,竟敢诅咒别人绝后,太过分了!要知道古人最重香火传承,这种诅咒实在恶毒。
但转念一想,这书原是兰陵笑笑生所着,自己只是提供了大纲,具体创作由老赵执笔。
那些读书人骂得再凶,也骂不到自己头上,何秋便又冷静下来。
一旁的何能连忙补充道:“先生千万别往心里去,我个人觉得先生这书写得极好,不然他们也不会一边骂,一边争相购买阅读了。”
“哈,原来都是些口是心非的家伙。”何秋说着何能听不懂的话。
看到何秋冷静下来,何能赶紧取出这些日子的收入——厚厚一叠大明宝钞,总计三千两。
何秋轻声说道:“第一批书已经全部售罄,不管是《红楼梦》还是 ** 梅,如今两家书坊都在加紧赶印新书,准备发往各地。”
大明宝钞?
现在宝钞的价值还算稳定,没人能料到未来它会一路贬值,到最后连用来擦手都嫌粗糙。
“这些宝钞,你全部交给马和,告诉他将钱用于书院建设,若有剩余,再转交给郡主,就说是给她的零用。”
何能连忙应下。
何秋又好奇地问道:“我的书在外面还有什么其他反响吗?我一直留在王府,不太清楚外面的情况。”
何能顿时眉飞色舞,压低声音笑道:“何先生有所不知,自从这两本书问世,一批推崇旧式杂剧与唐传奇的文人,和拥护章回体小说的士子,几乎要打起来。”
“这还是老赵跟我说的,他还悄悄告诉我,他很想见见《红楼梦》的作者。他自己也承认,** 梅多少是沾了《红楼梦》的光,否则不会传播得这么快。”
何能说完,眼巴巴地望着何秋。何秋没好气地回应:“别想了,我不是曹雪芹,别让他知道我的身份。”
听到何秋语气中带着警告,何能立刻收敛,不敢再多言,心里暗暗责怪自己不该替主子拿主意。
何秋也不再多说,相信何能经过这次会明白分寸。
他继续问道:“还有没有其他特别的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