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4章

事已至此,他们只好先去探望那些东宫官员。

朱棣带着何秋,蓝玉带上王弼,匆匆赶到东宫属臣所在的营帐,请守卫通报。

黄子澄板着脸出来见他们,满脸不信任。毕竟在北平地界,有能力做这事的没几个人,燕王和蓝玉嫌疑最大。

他冷冷丢下一句:“东宫的人都还没醒,不方便接待王爷和各位。”

说完,头也不回地进了营帐。

朱棣和蓝玉都气得够呛,尤其是蓝玉,气得直喘粗气,“锵”一声拔出剑来,差点砍向营帐,又硬生生忍住,愤愤道:

“这些迂腐书生,没法共事!”

蓝玉和这些人都是东宫一系,本不该互相拆台,可黄子澄竟这样冷脸相待,实在让人心寒。

朱棣也沉着脸离开。既然对方不给面子,他堂堂燕王何必再客气?

回到自己帐中,朱棣沉声问何秋:“你觉得这事能查清楚吗?至少得还我一个清白。”

何秋也很头疼。方孝孺他们是自己悄悄去北平城宣讲的,事先谁也不知道,可偏偏就这么巧,全被人打了。

何秋咬紧牙关,说道:

“这得看咱们下多大的功夫……从这些属臣进了北平城之后接触的人开始,一个个查,还有他们宣讲的那些地方,茶楼之类的不也有主人家吗?”

“一步一步查,总能查得到。我就怕查到后来,揪出的是咱们自己人。”

朱棣眯起眼睛,“看来你已经有怀疑的人了?”

何秋犹豫片刻,点了点头。

“我觉得像是道衍干的,可事情做得太明显了,反而又不太像。”

朱棣也只得颔首,确实,若是道衍所为,恐怕不会如此粗糙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黄子澄回到营帐,望着眼前的同僚,心中一片苦涩。

其实他们谁也没有真的昏迷,虽然挨了一顿打,但无人昏厥,只是颜面扫地,羞于见人,才以此为借口。

众人对燕王与蓝玉也是一肚子火,有人甚至武断地认定,就是他们在背后捣鬼,为的是阻挠他们的方案通过。

但黄子澄觉得,这事可能性不大。蓝玉身为太子最坚定的支持者,没理由折太子的脸。

燕王朱棣也一样,这事一出,既损太子颜面,也伤皇室威严,只要他不傻,就不会这么做。

可若不是他们,到底是谁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?

黄子澄思来想去,仍理不出头绪。

询问方孝孺等人,他们也没有明确的怀疑对象。尤其他们当初是悄悄进北平的,事前连黄子澄都未告知。

很可能是在进了北平之后,被人发现了行踪,才匆忙设局针对。

可眼下东宫臣属内部意见不一,又如何追查?恐怕会成一桩无头案。

想到这里,黄子澄心灰意冷。来北平后,太子交代的事没办成几件,反而一直在调和与燕王等人的关系,还得替方孝孺他们收拾残局。

这差事,实在太累人了。

尽管心中抱怨,该呈报的还得呈报。至于眼前这群同僚,黄子澄有意让他们全部回去,再留在此地,实在难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