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解卦?”周鸣眉头紧锁。《易经》解卦:利西南,无所往,其来复吉。有攸往,夙吉。卦辞似乎指向行动时机与方向,但过于宽泛,不似具体指令。
“不!信息不止于此!”周鸣立刻否定。乐师戊的异常动作贯穿整段演奏,绝不止六次!他继续往后推演:
第七次偏移(击林钟/未):指外翻(-2),偶→阳爻(—)
第八次偏移(击夷则/申):正击(0),偶→阳爻(—)
第九次偏移(击南吕/酉):侧滑上(+1),奇→阴爻(--)
第十次偏移(击无射/戌):腕提(+1)+指外翻(-2)=-1,奇→阴爻(--)
第十一次偏移(击应钟/亥):侧滑下(-1),奇→阴爻(--)
又得五爻?不!周鸣猛然顿住!《鹿鸣》段落至此结束。他审视这新得的五爻:阳、阳、阴、阴、阴。若叠加之前的六爻(解卦),信息过于冗长。若独立成卦?五爻非卦!
“爻辞!”周鸣脑中电光石火!他迅速翻查《周易》解卦爻辞:
初六:无咎。(对应他推演的第一阴爻)
九二:田获三狐,得黄矢,贞吉。(对应第二阳爻)
六三:负且乘,致寇至,贞吝。(对应第三阴爻?不!他推演的第三爻是阳爻!错位了!)
混乱!模型似乎崩溃!冷汗瞬间浸透周鸣后背。
“锚点…起始锚点黄钟(子)只用于定位,其本身无信息动作…真正的信息流从大吕(丑)开始!”周鸣强迫自己冷静,重新梳理:
信息起始:大吕(丑)击打动作→第一爻。
太簇(寅)→第二爻。
…
应钟(亥)→第十一爻?
仍多一爻!且与解卦爻辞无法对应!
“组合提取!”周鸣死死盯着动作偏移矩阵。一个大胆的猜想浮现:或许信息并非线性排列于每一次击钟,而是选取特定律吕(地支)的异常动作组合,直接对应一个卦象或关键字!
他再次审视乐师戊的演奏段落中,标记了显着异常动作的律吕点:
1.姑洗(辰):侧滑下(-1)+指内扣(+2)=+1(奇,阴)
2.仲吕(巳):指内扣(+2)=+2(偶,阳)
3.蕤宾(午):腕压(-1)=-1(奇,阴)
4.林钟(未):指外翻(-2)=-2(偶,阳)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5.南吕(酉):侧滑上(+1)=+1(奇,阴)
6.无射(戌):腕提(+1)+指外翻(-2)=-1(奇,阴)
六个关键节点!六个偏移值!奇偶阴阳:阴、阳、阴、阳、阴、阴!
周鸣迅速画出:初六阴(--)、九二阳(—)、六三阴(--)、九四阳(—)、六五阴(--)、上六阴(--)
卦象:下坎(水)上坤(地)——师卦!
《师》卦!周鸣心中剧震!此卦主征伐、行险。他飞速查阅师卦卦爻辞:
卦辞:贞,丈人吉,无咎。(强调统帅的重要性)
初六:师出以律,否臧凶。(军队出征要严明纪律,否则凶)
九二:在师中,吉无咎,王三锡命。(统帅在军中,吉,君王多次嘉奖)
六三:师或舆尸,凶。(军队可能载尸而归,凶)
六四:师左次,无咎。(军队驻扎在左方高地,无咎)
六五:田有禽,利执言,无咎。长子帅师,弟子舆尸,贞凶。(田野有禽兽,利于捕捉,无咎。长子统帅军队,次子载尸而还,占问凶险)→关键!
上六:大君有命,开国承家,小人勿用。(国君有令,封赏功臣,小人不可用)
周鸣的目光死死钉在六五爻辞上:“长子帅师,弟子舆尸”。在晋国权力语境下,“长子”常喻指赵盾(虽非嫡长,但为赵氏宗主,位同长子)!“弟子”何指?舆尸…载尸…大凶!
他猛地将六五爻辞与之前推演出的解卦卦名“解”字结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