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6章 蓝图落地,攻坚开局

天宇又补充道:“咱们分昼夜两班倒,白天挖东段,晚上挖西段,火把我让人备好,夜里也能干活。各组之间比赛,哪个组先完成本段基槽,每人奖励两个白面馒头!”

“馒头!”人群里顿时炸开了锅,疲惫仿佛被馒头的香气驱散了。要知道,现在粮食紧张,白面馒头只有筑城队的主力才能偶尔吃到,这奖励足够让人心动。王二柱撸起袖子:“弟兄们,加把劲!今晚不睡觉也要把这段硬土啃下来,明天早上吃馒头!”

三、匠人组:精准测绘,锚定城门

就在筑城队与硬土层较劲时,匠人组的李木匠带着五个徒弟,正在用罗盘和测绳确定城门的点位。他们在东、南、西、北四个预设城门处各立起一根木杆,木杆顶端系着红绸,在风中猎猎作响。

“东城门要正对东边的官道,误差不能超过三步。”李木匠蹲在地上,用墨斗弹出一条直线,“你看这地形,东边是缓坡,城门的地基得比别处深一尺,不然怕雨季滑坡。”他让徒弟用水平仪测量地面坡度,笔尖在图纸上飞快记录:“东城门地基深六尺,宽一丈二,需用砂岩块铺底。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西城门的测绘更复杂。这里靠近黑水河支流,地下水位高,李木匠用探杆插进土里,拔出来时探杆末端带着湿漉漉的泥。“这里得先垫碎石,”他指着图纸上的标注,“铺三尺厚的碎石排水,再砌地基,不然水往基槽里渗,城墙会塌。”

徒弟们各司其职:一个用测绳量距离,保证城门宽度与图纸一致;一个用锤子敲打木杆,让它立得更稳;还有一个专门记录数据,连木杆入土的深度都精确到寸。李木匠拿着图纸反复比对,额头上渗出细汗——城门是整座城的脸面,更是防御的关键,差一寸都可能出大问题。

“南城门的位置偏了半步。”李木匠突然皱起眉,指着南边的木杆,“往西点,再往西点……对,就这儿!”他让人把木杆挪了挪,用罗盘再次确认:“正南方向,误差不到半寸,行了。”

当四个城门的点位都确定好,李木匠让人在木杆周围打下一圈木桩,用石灰画出城门地基的轮廓。夕阳照在石灰线上,像给城门描了道金边,与远处筑城队的火把遥相呼应。

四、后勤组:粮草先行,保障不松

后勤组的张婶正带着二十个妇女在临时搭建的伙房里忙碌。大铁锅里煮着浓稠的玉米粥,蒸笼里是掺了野菜的窝头,空气中弥漫着粮食的香气。“第一锅粥好了!先给东边筑城队送去,他们跟硬土较劲呢,得多喝点热的!”张婶用大铁勺搅着锅里的粥,蒸汽熏得她脸颊通红。

几个年轻媳妇正往筐里装窝头,每个窝头里都夹了块咸菜。“张婶,今晚要送夜班饭,得多做些。”一个媳妇擦了擦手,“我家那口子说,夜里干活冷,最好能有口姜汤喝。”

“早备着呢!”张婶指着墙角的大缸,“缸里是煮好的姜汤,放了红糖,装在陶罐里捂着,送到工地还是热的。再给他们带点干辣椒,冷了就嚼一个,能顶一阵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