曼娘被他冰冷的语气刺得一颤,泪水流得更凶,哀声道:“二郎…你还在怨我当年不肯听话离开京城是不是?我知道错了…我真的知道错了…这些年,我带着昌哥儿东躲西藏,吃尽了苦头,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再见你一面…那孝服…那孝服是因为…是因为收养我们的那户远房亲戚前些日子没了,我们孤儿寡母无所依靠,这才…这才不得不来投奔你啊!”她这话说得漏洞百出,亲戚没了为何她穿孝?却又勉强圆了过去。
顾廷烨眼中讥讽之意更浓,显然不信。
明兰却适时接过了话头,依旧看着昌哥儿,语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关切:“真是难为孩子了。瞧这瘦弱的模样,想必这些年吃了不少苦。孩子几月生的?瞧着比同龄孩子似乎矮小些。”
曼娘没想到明兰会突然问这个,下意识地回答:“…是…是八月里生的…”
“八月?”明兰微微蹙眉,似在计算,“那如今该是五岁零三个月了?看着倒像是不足五岁的模样。平日里胃口可好?都爱吃些什么?”
曼娘眼神闪烁了一下,支吾道:“…胃口…胃口是不大好,挑食得很…平日里就爱吃些甜的,糯的…”
“哦?”明兰目光温柔地看向昌哥儿,声音放得更柔,“昌哥儿,告诉…告诉我,平日里最喜欢吃什么点心呀?”
昌哥儿正偷偷抬眼打量明兰,被她温和的目光一看,又吓得立刻低下头,小手紧紧攥着衣角,不敢说话。
曼娘连忙抢着回答:“他胆小,怕生…就爱吃街口王婆子卖的糖糕…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明兰仿佛没听见曼娘的回答,依旧看着孩子,继续温和地问:“那晚上睡觉可安稳?会不会踢被子?夜里起几次夜?”
这些问题琐碎寻常,完全像一个关心孩子的长辈在闲话家常,曼娘不得不答,却答得有些心不在焉:“还…还算安稳…不起夜…”
“是吗?”明兰若有所思,“我瞧孩子气色不佳,还以为睡眠不安呢。平日可常请大夫看?都吃些什么药调理?”
曼娘被这一连串细致的问题问得有些应接不暇,额角微微见汗,回答也开始出现前后矛盾:“…也…也不常请大夫…是药三分毒…就…就偶尔喝些健脾开胃的汤药…”
“健脾开胃的汤药?”明兰微微颔首,“是哪位大夫开的方子?京城的大夫吗?吃了可有效用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