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1章 战后余波:投降的代价

李震看着那只远去的黑点,没责怪,也没赞许,只轻轻说了句:“飞得够远就行。”

夜更深了。营中灯火渐稀,唯有帅帐一灯未熄。

李震坐在案后,手中把玩着乾坤万象匣。匣体温润,仿佛还在回应方才那一场国运共鸣的余波。他试着注入一丝意念,匣面微光一闪,随即隐去——冷却期未过,无法再度启用。

他放下匣子,转而翻开战后伤亡名录。第一页便是阵亡将领名单。看到“陈守义”三字时,他停了停,提起朱笔,在名字旁画了个圈。

这是记功的标记。

也是复仇的标记。

帐外传来轻微响动,是巡逻士兵换岗的脚步。李毅已不在帐内,想必去了营后审讯俘虏。李震知道,接下来三天,会有不少人悄悄消失。那些曾为王晏传递消息的细作,藏在降军中的死士,甚至某些看似无辜的文吏——都会被一一挖出。

这不是滥杀,是震慑。

投降从来不是终点,而是代价开始清算的起点。

他合上名录,起身走到帐门。江风扑面,带着水汽与硝烟混合的气息。龙旗垂落一半,尚未收下,布面沾了露水,沉甸甸地贴在杆上。

远处,一艘蒸汽船正缓缓靠岸,船头挂着红灯笼,是后勤队回来了。李瑶的人已经开始接收物资,指挥搬运。

一切都在运转。

他转身回案前,提笔另写一简,内容仅一行:“令李悦即刻推演未来七日朝局变动,限明日午时前呈报。”

写完,封入小筒,搁于案角。

这时,帐帘再次掀起。一名暗卫低头进来,双手捧着一只木盒。

“将军,王晏的随身印鉴找到了,在他贴身衣袋里。还有这个。”

他打开盒子,里面是一枚青铜虎符,样式古老,非军中现行制式。背面刻着四个小字:“代天巡狩”。

李震盯着那枚虎符,眼神渐冷。

原来不止一道密诏。

原来早有人,想把这天下搅个天翻地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