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骁沉默片刻,终于颔首:“行。但我提个条件——屯田兵编练必须自主选将,不能由文吏指派。”
“可以。”李瑶翻开手札,“我会把各地青壮名册整理成档,标注体能、识字、服役经历,供你筛选。”
苏婉又道:“医所这边也需要人手稳定。如今流动医队疲于奔命,若能在每州设常驻医馆,配两名医师、三名学徒,再培训本地稳婆与草药师,三年内可建起基本医疗网。”
李震记下:“准。所需药材列单上报,国库优先拨付。”
李瑶继续:“情报方面,我已下令召回散布在外的十二支宣讲队,集中整编为‘舆情巡检司’,专查谣言源头与士族私通行为。同时启用女子学堂毕业生担任文书稽核,防止账目造假。”
说到此处,她顿了顿:“还有件事。昨夜收到一封匿名信,夹在一份赈灾账册里。没有署名,但字迹工整,内容提到王晏旧部仍在活动,且有人试图伪造我们的免税令,诱骗百姓登记虚假户籍。”
李毅眼神一凝:“给我。”
“已经交给暗卫复写存档。”李瑶将副本递出,“原文封存,未拆封前拍了影图。”
李震听完,久久未语。他起身走到帐中悬挂的巨幅舆图前,手指划过几个关键节点:北境蛮族未动,中原望族态度暧昧,而内部各州虽表面归顺,实则人心未齐。
“我们不能再像从前那样,哪里冒火就扑向哪里。”他说,“现在要做的,是让整个体系自己运转起来。制度比人长久,规矩比命令管用。”
他转过身,目光逐一扫过四人:“我不是皇帝,你们也不是臣子。我们是家人,更是同路人。今日定下的事,第一条就是——任何一人若觉决策有失,可提‘异议封奏’,暂停执行三日,重新议定。”
他看向李瑶:“你年轻,思维快,但别怕说错。错了改就是,总比盲目前进强。”
又望向李骁:“你性烈,但要记住,将军的刀,既要斩敌,也要护民。屯田兵不只是战力,更是家园的守望者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最后对李毅道:“你做的事最暗,但我信你心中有光。只杀奸恶,不伤无辜,这条底线永不许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