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深,李毅坐在锦衣卫衙署内,面前摊着一叠纸。这是李瑶派人送来的举报名录和查获的传单底稿。他一页页翻看,手指在几处名字上停顿。
陈家、谢氏旁支、崔氏远房。这三家虽参与散播谣言,但并未与藩王勾结。他们的动作止于舆论煽动,没有私兵,也没有密信往来。李毅合上卷宗,叫来一名属下。
“从今日起,盯住这三府。不准人进出,也不准断粮断水。每日派人绕宅巡查两次,脚步要稳,不能急,也不能慢。”
属下领命而去。
三日后清晨,陈府后巷。一名仆役鬼祟地将一个小布包塞进墙缝。他刚转身,一只铁钳般的手扣住他肩膀。锦衣卫抽出布包,里面是一封未封口的信。
当天夜里,那封信原样送回陈府门房。附了一张字条:“知尔未决,故留一线。”
次日天未亮,陈家长子在院中踱步,脸色发白。他知道信被截了,也明白这是警告。可对方没抓人,也没声张。这种留有余地的做法,让他心里更慌。
又过了两日,李毅接到回报:谢氏管事深夜出府,在街角停留片刻便折返;崔氏远房则烧毁了一批旧书信。
时机到了。
李毅选了一处废弃酒窖作为会面地点。这里曾是城外一家倒闭酒坊的地窖,入口隐蔽,四周无人居住。他只带两名亲卫守在外头,自己提灯走入窖中。
窖内点着一盏油灯,三个人已经等在那里。都是各家族派出的管事,身份不高,却掌管内务账目,对家中秘密了如指掌。
桌上摆着三份卷宗。李毅坐下,没说话,只是将卷宗推到三人面前。
谢氏管事翻开第一页,手开始抖。那是他们私印传单的记录,连用的墨料批次都写得清清楚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