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20章 线索反转,叛乱新动向

雨还在下。

李瑶坐在府衙内室,面前摊开一叠密报。烛火映在纸上,字迹有些晕染。她没动,手指轻轻敲着桌面,目光停在一份关于流民迁徙的记录上。

这份报告来自幽州边界,说有三批脚帮在夜间失踪,货物被劫,人却不见尸体。之前这类事也发生过,但这次不同。三起事件都发生在通往北境的小路上,路线偏僻,极少有人走。更奇怪的是,遇袭的都是曾为官府运送粮草的队伍。

她抽出另一份卷宗,是并州送来的。上面写着当地商队遭袭,损失不大,但对方只抢走了几匹马和干粮,没碰银货。这种做法不像普通山匪。

李瑶把两份文件并排放在一起,又从旁边拿起第三份——青牛县捕快“影七”传回的加密信。信纸很旧,像是随手撕下来的账本残页。她在灯下仔细看,发现背面有一道极淡的墨线,画着一条山路,终点指向三个关隘。旁边还有八个字:“借风燃火,里应外合。”

她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。

这不是撤退的信号。这是联络。

她立刻翻出过去十天的所有边境通报,一张张摆在案上。每一份都标了时间和地点。她用红笔圈出所有异常事件:牲畜失窃、驿站失联、夜间火光……然后连线。

几条线最终汇聚在一条隐蔽山道上。这条道平时没人走,雨季才会被猎户用来避洪水。但现在正是多雨时节,这条路反而成了最安全的通道。

谁能在这种天气里快速通行?

只有熟悉地形的人。而能调动这些人,还能让多个据点同时配合行动的,不可能是散兵游勇。

她提笔写下四个问题:

谁得益?

谁能通行?

谁知情不报?

谁切断消息?

写完后她停下笔,闭眼片刻。脑子里闪过李骁今天在校场演练的画面。他带着士兵在雨中穿行,靠旗语和鼓声传递指令。那种打法是为了应对敌人分散藏匿的情况。可如果敌人根本没打算躲,而是准备拉来外援呢?

她睁开眼,叫来亲信。

“去通知‘影七’,让他查清最近一次秘密集会的时间和地点。我要知道联络使者的名字,还有他们用的暗号。”她说,“另外,设法拿到一封原始书信。不能是抄录,必须是原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