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34章 苏婉慰问,提升军民凝聚力

天边刚泛出灰白,宫墙下的青石板还沾着夜露。苏婉披了件素色外衣,没带仪仗,也没穿朝服,只领着几名医女和小吏出了内宫。她手里提着一个竹篮,里面是连夜熬好的姜汤,上面盖着厚布保温。

北校场的营门刚开,守卫认出她来,连忙要跪下行礼。她摆手制止,“别惊动将士,让他们多睡一会儿。”

她走进军营时,不少士兵还在帐中歇息。有人听见动静起身查看,见是她,怔了一下,随即低头整理衣甲。这些日子前线战事不断,后方戒备森严,人人疲惫不堪。有些伤兵躺在临时搭起的棚子里,伤口未愈,翻身都费力。

苏婉先去了伤兵区。她蹲在一顶帐篷前,掀开帘子。里面躺着个年轻士兵,右手包扎着,左手紧紧抓着床沿,额上全是汗。一名随行医女说:“他昨夜发过烧,现在勉强退了些。”

苏婉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,温度已经降了。她从药箱里取出一包药粉,递给医女,“按昨日的方子再煎一碗。”然后她拿起水瓢,从桶里舀了一勺温水,扶起那士兵的头,一点点喂进去。

士兵睁开眼,看清是谁后慌忙挣扎,“太后……使不得!”

“别动。”她说,“你现在不是军人,是病人。”

那士兵僵着身子,不敢再动。水喝完后,他声音发颤,“我……我没立功,还拖累队伍。”

“你能活下来,就是功劳。”她把碗递回去,又看了看他包扎的右手,“手指还能动吗?”

“能。”他试着抬了抬,“就是疼。”

“疼就对了。”她说,“说明你还活着。”

她站起身,继续往下一帐走。每到一处,都亲自查看伤情,叮嘱用药。有士兵断了腿,情绪低落,不愿说话。她坐在床边,讲起自己从前在地方行医的事。“有个孩子被马车撞了,骨头都露出来,大夫都说救不活。可三个月后,他拄着拐杖来谢我,后来还当了木匠。”

那士兵听着听着,眼神慢慢有了光。

走到最后一帐时,天已大亮。一个老兵正靠在柱子旁晒太阳,左臂空荡荡的袖子别在腰带上。他看见苏婉走来,想站起来行礼。她快步上前按住他肩膀,“坐着就行。”

“您不该来这儿。”老兵低声说,“脏,乱,还有味儿。”

“我是大夫。”她说,“哪儿有病,我就该去哪儿。”

老兵低头笑了笑,“我们这些人,打仗不怕死,就怕回家没人等。可现在家里田没人种,老母病着,信都写不回来。”

苏婉记下了他的名字和籍贯,“回去我会查户册,你家若真有难处,朝廷会管。”